用中国牌抢夺话语权?澳英军舰联手闯南海,解放军教科书式回应 南海的浪涛下,从来就不只是海水。当澳大利亚"悉尼号"驱逐舰和英国"斯佩号"巡逻舰闯入南沙群岛海域时,这场看似常规的"航行自由"行动,实际上暗藏着西太平洋权力游戏的升级密码。 澳大利亚这次一反常态地允许英国高调宣传联合行动,本质上是在玩战略平衡术。过去堪培拉在南海问题上总是半遮半掩,生怕过度刺激中国影响铁矿石贸易,但这次霍巴特级驱逐舰(如图1)大摇大摆穿越争议海域,还特意强调"符合国际法",明显是在配合美国主导的"规则秩序"叙事。 英国人的算盘打得更精。把排水量仅2000吨的"斯佩号"这种二线舰艇派来南海,却高调加入航母打击群,分明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政治表演。 英国深谙在印太刷存在感的秘诀:只要军舰的雷达能扫到中国岛礁,唐宁街就能在G7会议上多要三分话语权。 中国军方"安全专业"的应对方式,反而比激烈对抗更值得警惕。 当澳媒反复炒作P-8A(如图2)遭遇激光照射的旧闻时,解放军对此次穿越行动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克制。这种差异处理暴露了中国的深层策略:对侦察机这类"眼睛"要坚决干扰,但对军舰这类"拳头"则留有余地。 但表面的风平浪静掩盖不了水下暗涌。澳大利亚给驱逐舰升级战斧导弹,英国航母编队拉拢北约盟友,中国在美济礁部署反舰弹道导弹,各方都在用装备现代化替代直接冲突。 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它既是国际法的解释权之争,更是区域主导权的测试场。当澳大利亚驱逐舰与英国航母群会合时,他们真正在演练的不是战术队形,而是如何用军事协同撬动外交联盟。 这场三方博弈中最微妙的,莫过于各方都在利用对方的红线跳舞。澳大利亚需要证明自己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合格执行者,但绝不愿当出头鸟;英国企图用军事存在弥补脱欧后的影响力赤字,却拿不出真金白银的亚洲政策;中国既要维护主权主张,又要避免把东盟国家推向对立面。 当7月"护身军刀"军演在澳大利亚海域打响时,参演各国军舰的雷达屏幕上,注定会持续闪烁着虚拟的敌情。这种精心设计的对抗剧本,本质上是大国们心照不宣的安全阀——既然谁都不想要真正的战争,那就让联合军演成为释放战略压力的减压阀。而南海真正的胜负手,或许根本不在于有多少军舰穿过争议水域,而在于谁能用更低的成本维持更持久的战略耐心。
用中国牌抢夺话语权?澳英军舰联手闯南海,解放军教科书式回应 南海的浪涛下,从来就
云起时飞扬
2025-07-01 20:41:36
0
阅读:227
路人甲
美西方不断桃衅,很容易擦枪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