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只有大英帝国才是真心实意的援助乌克兰。
英国国防部宣布,2025年继续增加60万架无人机给乌克兰以抵御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这批无人机包括“海鹰—10”侦察无人机和“凤凰幽灵”自杀式无人机。 这是英国连续第三年扩大对乌无人机援助,数量达到去年同期的十倍。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在伦敦唐宁街的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这批装备将在八月前运抵乌克兰前线。" 这个决定来得正是时候。眼下乌克兰战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俄罗斯军队从2025年春季开始采用新战术,用电动摩托车小队携带反坦克导弹突袭,这种灵活打法让传统防御难以招架。 更麻烦的是俄军的电子干扰设备,经常让乌克兰的无人机失去控制。英国这次提供的机型专门做了抗干扰升级,还配备了夜间作战模块,明显是针对战场新情况量身定制的。 翻看援助记录会发现,英国的行动始终没停过。2023年他们率先提供"挑战者2"坦克,2024年又送来"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每次都在关键节点填补乌军短板。 根据英国政府官网公布的清单,光2025年头五个月,英国已经交付了14万发炮弹、300多辆装甲车,还帮乌克兰训练了超过8000名新兵。累计算下来,英国对乌军事援助总额已突破180亿英镑,在欧洲国家里排第一位。 为什么英国这么坚持? 这得从三十年前的一份文件说起。1994年12月5日,乌克兰和美俄英三国签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 当时乌克兰把继承苏联的1272枚核弹头全拆了,换来三国白纸黑字保证它的安全。如今英国议会大厦里还能查到当年签字仪式的影像资料:时任英国首相梅杰郑重承诺"尊重乌克兰独立和现有边界"。 讽刺的是,另外两个签字国却走了样。俄罗斯在2022年2月以"保护顿巴斯俄语居民"为由派兵进入乌东地区。美国虽然口头上支持乌克兰,行动却总打折扣。 2025年3月12日,美国国会以"预算不足"为由冻结了对乌军援;到了7月2日,五角大楼干脆把原定给乌克兰的两万枚防空导弹转送到了以色列。 欧洲其他国家的态度更让人心凉。2025年6月的北约峰会上,德国总理肖尔茨提议"只接受乌克兰西部加入北约",法国总统马克龙忙着调解中东局势。 英国的坚持背后有现实考量。地理上,英国和欧洲大陆隔海相望,历来最怕欧洲出现霸主。历史老师常讲的"大陆均势政策"至今管用。 19世纪英国联合各国打拿破仑,二战时又顶住希特勒,套路都一样:绝不让某个强国主导欧洲。现在俄罗斯要是真拿下乌克兰,整个欧洲格局就会剧变,这是英国最不愿看到的。 没有煽情的口号,没有空头支票,只有实实在在的武器一批批运往前线。要论谁才是对乌克兰最实在的国家,英国排第一名!
参考资料:英国宣布本财年对乌克兰无人机军援增至10万架——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