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 系列转单到小米YU7的占比不到 15%,对这个数据大家似乎有争议。
有人认为15%很低,毕竟小米YU7看起来“性价比”更高,毕竟全系列标配激光雷达、智驾、800V架构,而且最低配比小米SU7 Pro就贵了几千块钱。 也有人认为15%很高,他们认为15%这个占比远超预期。
其实行业少有这种大规模跨车型转单的做法,这也算是小米的一个“创新”,也确实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我觉得利好消费者的行为都是要支持的,你们觉得呢?
SU7 系列转单到小米YU7的占比不到 15%,对这个数据大家似乎有争议。
有人认为15%很低,毕竟小米YU7看起来“性价比”更高,毕竟全系列标配激光雷达、智驾、800V架构,而且最低配比小米SU7 Pro就贵了几千块钱。 也有人认为15%很高,他们认为15%这个占比远超预期。
其实行业少有这种大规模跨车型转单的做法,这也算是小米的一个“创新”,也确实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我觉得利好消费者的行为都是要支持的,你们觉得呢?
作者最新文章
热门分类
科技TOP
科技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