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聪明反被聪明误,自立“美国党”犯大忌,特朗普不会放过他:亿万富翁的“政治豪赌”,正一步步走向深渊。 7月5日,美国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甩出重磅炸弹:“美国党”成立。他配文称,要将自由还给美国人民。 就在前一天,特朗普刚刚签署饱受争议的“大而美”税改法案。马斯克的“政治宣战”,来得既突然,又极具挑衅意味。一场本应默契配合的资本与权力联盟,如今彻底撕破脸皮,演变成一场公开对抗。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政治表态,而是一位曾经的幕后金主,选择走向台前,挑战整个美国政治的基本盘。 马斯克不再满足于做幕后推手。尽管他曾是特朗普重要的资助者之一,两人也曾因共同的政治倾向和利益诉求一度站在同一战壕,但随着“大而美”法案的落地,这层关系裂痕迅速扩大。 法案一方面为大企业减税,另一方面却削减了新能源补贴,直接触碰马斯克的商业命脉。他公开批评该法案将摧毁美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并扬言若法案通过,第二天就成立新党。他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做了。 这一步,是马斯克政治生涯的分水岭,也是他商业帝国风险骤增的起点。在特朗普签字的第二天,马斯克兑现诺言,正式宣布“美国党”成立。 这个新政党主张控制政府债务、放松监管、推动AI军事现代化、保障言论自由、鼓励生育,还要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乍一看,理念听起来合理进步,但深挖下去,政策主张横跨左右、互相矛盾,既要自由市场,又要技术干预,既反对传统能源,又强调国家安全。这不是一份完整的政治纲领,更像是一张仓促拼凑的“愿望清单”。 马斯克试图把民主党与共和党的“优点”融合在一起,结果却成了一锅夹生饭。美国两党制已有近200年历史。在制度设计、选票分配、资金运作等方面,第三党派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马斯克虽然是亿万富翁,手握庞大社交媒体平台,具备一定的舆论动员能力,但想在50个州完成政党注册、征集签名、招募候选人、建立基层组织,从零开始挑战两党体系,难度堪比火星登陆。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第三党都昙花一现,“美国党”也难逃此命运。 更何况,马斯克早已孤立无援。在民主党那里,他因反对“觉醒文化”、环保法案、工会制度早已被视作“异类”;与共和党决裂后,特朗普更是公开威胁调查其企业补贴,甚至暗示要将其驱逐出境。 一位共和党策略师直言不讳地称,马斯克将成为“没有国家的人”。这句话,既是政治上的封杀警告,也是商业上的勒索信号。 马斯克的商业帝国,离不开联邦政府的合同与财政拨款。特斯拉、SpaceX、星链计划,无一不是依靠政府订单和补贴成长起来的。 “美国党”并不是马斯克的政治理想,而是他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宣泄。本质上,他是想借助自己的影响力搅动两党格局,在国会中拿下几个关键席位,成为“造王者”。 他明确表示,计划争夺2至3个参议院席位和8至10个众议院席位。考虑到目前国会席位分布微妙,每一张选票都可能决定法案生死,马斯克若成功搅局,确实能成为左右政局的“关键少数”。手握一票,便可坐地起价,这是他真正的算盘。 特朗普绝不会坐视这一挑战。作为政治老手,他最懂得如何“先下手为强”。当初马斯克为其助选砸下巨资,如今反目成仇,他当然要“收回成本”。 媒体披露,特朗普已下令对马斯克企业进行财务审查,甚至考虑让“政府效率部”调查其政府补贴真伪。这场权贵之间的撕裂,已经从政坛蔓延到经济战场。 马斯克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他拥有世界级的影响力和社交媒体平台。若能精准聚焦“MAGA”群体的不满情绪,结合中间选民的政治疲劳感,确实有可能引发一场政治地震。 尤其是在“大而美”法案通过后,低收入群体面临失去医保、削减补贴的风险,民众对传统政党的怨气正在积累。马斯克若能借机引导舆论风向,确实能在短期内掀起“政治涟漪”。 他想做“操盘者”,却忘了自己也在棋盘之上。“美国党”的成立,确实在美国政坛激起波澜,但更像是一场“个人复仇”的政治演出。 他本想用一场政治豪赌打破规则,却反被规则反噬。对中国而言,这场政坛风暴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窗口:资本与权力的结合并非牢不可破,制度根基才是决定政治稳定的关键。 美国内部的裂痕与极端化趋势,正加速其民主制度的失衡。而马斯克的“美国党”,可能只是这场失衡中最早浮现的裂口。 当一个亿万富翁被政治挤压到墙角时,他不是在挑战体制,而是在被体制反噬。马斯克自立“美国党”,确实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人生轨迹中的一次豪赌。 但这场赌博的筹码,注定太高,敌人太强,风险太大。特朗普不会放过他,美国政治也不会轻易给予他“第三条路”的机会。 他想激起风暴,却可能被暴风席卷。马斯克这步棋,走得太急,也太孤独。 信息来源: [1]宣布成立“美国党”后,马斯克回应对特朗普“由爱转恨”原因 环球网 [2]视频丨马斯克成立“美国党” 特朗普回应:荒谬 他已彻底“脱轨” 央视新闻
不是只有你有钱,马斯克遭到阻击,再不老实,命都要丢了美国亿万富翁詹姆斯·菲什巴
【9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