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曾富得流油,人均GDP超美国,如今却满街难民。三十年前,瑞典经济繁荣昌盛,人

鸿轩说 2025-07-08 13:01:34

瑞典曾富得流油,人均GDP超美国,如今却满街难民。三十年前,瑞典经济繁荣昌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傲视全球,甚至超过美国,靠着军火贸易轻松获利,社会治安良好,宛如世外桃源。如今的景象却大相径庭:难民涌入,社会治安恶化,民众生活在恐惧之中。这巨大的反差,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呢?

二战时期,瑞典凭借博福斯火炮、先进潜艇技术和雷达系统,在欧洲各国兵荒马乱之际,大发战争财。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瑞典的经济发展达到巅峰,人均GDP超越美国,医疗、教育、养老全部免费,失业人员还能领取90%的工资,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好景不长,从2015年开始,瑞典的犯罪率,特别是暴力犯罪和性侵犯案件急剧增加。夜幕降临,当地居民纷纷闭门不出,往昔的宁静祥和不复存在。

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爆发,瑞典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大开国门,短短两年内接纳了超过30万难民,相当于全国人口的3%。这些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移民与瑞典社会格格不入,文化冲突、语言障碍导致他们的就业率不足30%,部分地区甚至形成了与世隔绝的“飞地”。斯德哥尔摩的统计数据显示,难民聚集区的暴力犯罪率比其他地区高出47%,曾经引以为傲的社会治安神话彻底破灭。

瑞典的困境并非仅限于此。二战后,沃尔沃、爱立信、宜家等企业成为瑞典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进入21世纪后,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巨变,德国大力发展工业4.0,亚洲国家的低成本制造业迅速崛起,而瑞典却固守高福利制度,将GDP的35%用于社会福利支出,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也从1995年的3.5%下降到2023年的2.1%。在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后来居上,沃尔沃的燃油车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在5G技术方面,华为占据领先地位,爱立信的全球市场份额也从35%跌至28%。产业空心化导致瑞典经济增速连续五年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此外,瑞典在国际事务中也犯下战略性错误。这个曾经在冷战时期保持中立的国家,近年来却盲目追随西方阵营,在新疆问题上跟风批评中国,导致瑞典家具协会在中国市场遭到抵制;高调介入俄乌冲突,不仅失去俄罗斯能源市场,还导致国内电价飙升300%。2023年,瑞典申请加入北约,却因库尔德问题遭到土耳其否决,国际影响力反而下降。

从曾经的“躺赢”到如今的危机四伏,瑞典的经历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高福利制度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人道主义援助需要配套的管理措施,外交政策更不能牺牲国家利益。曾经的人均GDP王者如今沦为难民危机的典型案例,这出北欧悲剧警示世人:任何制度优势都需要清晰的战略眼光来维护。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鸿轩说

鸿轩说

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