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去广告店做招牌,结果店员粗心,把“密”字写

文山聊武器 2025-07-08 18:32:51

1999年,“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去广告店做招牌,结果店员粗心,把“密”字写成了“蜜”,老板说:“你拿走吧,我给你优惠200元。”为了省下这200元,张红超只好忍痛收下被打错的招牌。 张红超1978年出生在河南一个小村庄,家里靠种地糊口,日子紧巴巴的。他从小看着父母在地里忙活,心里早早就埋下了改变命运的种子。初中时,他开始打工,在小饭馆端盘子擦桌子,晚上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攒了点钱,他试着种板蓝根和甜叶菊,想赚一笔,可一场大雨把他的希望全冲没了。 这些挫折没打倒他,反而让他明白光靠力气不行,得有脑子。1996年,他考上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成人教育,学公关和文秘。学费贵,他不想全靠家里,就一边上课一边干活,卖奶粉、跑腿、甚至街头卖烤红薯。忙得晕头转向,但他咬牙坚持。毕业后,他看准了家乡商丘街头的刨冰摊,琢磨着自己也能干这个。1997年,他在郑州开了第一家店“寒流刨冰”,虽然只撑了一个月,每天100多块的收入让他看到了希望。 1999年,张红超决定重新出发,给店取名叫“密雪冰城”,想突出神秘和冰爽的感觉。他跑去广告店,手写好名字,叮嘱要红底白字。结果取货时,傻眼了—“密”变成了“蜜”。他心里一万个不痛快,可老板打折200元,他算了算,这钱能多买不少原料。纠结半天,他还是扛着这块错字招牌回了店。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蜜”字会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2000年,“蜜雪冰城”正式开张。那块错字招牌挂起来后,学生和上班族挺喜欢这个甜甜的名字,店里生意慢慢火了。刨冰几块钱一杯,便宜又好吃,夏天尤其受欢迎。可接下来的几年,他连开几家店,都因为城市拆迁关了门。每次关店都像挨一拳,但他没放弃。2003年,他发现最便宜的冰激凌卖得最好,干脆把店改成专卖冰激凌和奶茶,主打实惠。 2007年,他弟弟张红甫辍学来帮忙,两人一起琢磨怎么把生意做大。他们弄了个加盟模式,把配方和流程标准化,生意一下子就起飞了。加盟店越来越多,品牌名气也越来越响。 店多了,麻烦也多了。怎么保证每家店的味道都一样?张红超和弟弟搞了培训,每个加盟商都得学会标准做法。市场上还有一堆竞争对手,有的走高端路线,他也动过心思提价,试了试贵点的原料,结果顾客不买账。他赶紧改回来,认准了“便宜又好”的路子。 物流也头疼,店一多,供货跟不上。2014年,他们在焦作建了个物流中心,全国加盟店免运费,这招让扩张更快了。 到2015年,“蜜雪冰城”在中国已经到处都是,店面超几千家。张红超不满足于此,2017年第一家海外店在越南开了,火得不行。后来又去了印尼、菲律宾等地。现在全球有2万多家店,2023年前九个月收入超150亿。他和弟弟的身家加起来超过200亿,从农村小伙到全球老板,这路走得太牛了。

0 阅读: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