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战士莫名失踪,众人找了一晚上也不见踪影。次日一早,这名战士拿着一堆战利品走了过来,说:“我发现了一个情况!” 当时,志愿军第40军119师357团7连接到命令,守在163.3高地。 这处高地至关重要,敌我双方都势在必得。美军占据着不远的162高地作为前哨,7连战士每天紧盯对面,不敢有丝毫松懈。 8月15日傍晚,新兵孙占鳌上第一班岗。他来自山东农村,当兵不到三个月,却比同龄人沉稳。他抱着步枪,在战壕里来回巡查,认真值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就到了换岗的时候。 这时,战友李二柱拎着饭盒过来,朝战壕里喊:“占鳌,吃饭了。”往战壕里一看,没人。李二柱放下饭盒,沿着战壕找,连厕所都翻了,没见孙占鳌。 “不好了!孙占鳌不见了!”李二柱一喊,全连都醒了。连长王建军披件衣服,从坑道里冲出来,大声说:“全体集合,仔细搜阵地,必须找到人!” 战士们拿出手电筒,在阵地周围仔细找。163.3高地不大,找了一个多小时,没见孙占鳌的影子。 王建军脸铁青,说:“马上报给营长,封死所有通道,别让敌人钻空子!” 消息很快到团部。团长张国庆一拍桌子:“查清楚!是被抓了还是投敌?天亮前给结果!” 天刚亮,炊事班长老周挑着粥桶往阵地走。突然看见个影子从山坡下往上爬。那人浑身是泥,扛着一捆电话线,怀里还抱个黑东西。 老周握紧扁担,大声问:“站住!口令!” “别开枪,是我!”声音哑得厉害。老周走近一看,是失踪一夜的孙占鳌! 孙占鳌放下电话线,从怀里掏出个美式电话机,对老周说:“班长,给大伙带点‘洋货’。”说着解开军装扣子,十几罐牛肉罐头“噼里啪啦”掉地上。 战士们听到动静,纷纷围了过来,都想知道孙占鳌这一夜到底去了哪里。 孙占鳌抹把脸上的泥,说:“我看162高地不对劲。昨晚站岗时,美军阵地灯突然灭了,巡逻的也没了。我摸过去一看,整个高地空无一人!”周围战士都惊住了,这太意外了。 王建军听说孙占鳌回来了,他心里又惊又喜,饭都没吃,赶紧往团部跑。听完汇报,张国庆皱紧眉头:“情报说162高地有美军一个排,怎么会没人?”这不合常理,肯定有问题。 孙占鳌被带到团部,详细说经过:“我爬上162高地,每个工事都查了,真没人。指挥所里文件扔得到处是,电话还通着,就把这些东西带回来了。”指着地上的电话线和罐头。 张国庆拿起美式电话机,突然问孙占鳌:“你咋确定这不是敌人的陷阱?”战场上,敌人的花样多,必须小心。 孙占鳌挠挠头,说:“我也怕有埋伏,在附近等了两小时,确定没人回来才敢动。” 团长张国庆听了孙占鳌的话,陷入了沉思,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得进一步核实。 团长想了一会儿,转身对作战参谋说:“让侦察排夜里去,摸清楚162高地的真实情况。”这情报太重要,得核实了才能定下一步。 三天后,侦察排长带回重要情报:美军每天晚上八点撤162高地,躲到附近山谷,第二天凌晨五点再回来。原来他们被志愿军夜袭打怕了,想出“晚上躲、白天守”的招。 张国庆拍着孙占鳌的肩膀,高兴地说:“好小子,你这一摸,摸出个大情报!”马上下令:“7连今晚攻162高地,给敌人来个措手不及!”有了准信,胜利的把握大多了。 夜幕悄悄降临,进攻的时刻到了。 王建军带7连悄悄摸上162高地。真像孙占鳌说的,阵地上没人。战士们赶紧占好位置,埋好地雷,架好火力点,等着敌人来。 时间慢慢推移,到了凌晨四点五十分,敌人果然来了。 凌晨四点五十分,远处传来脚步声。美军一个排慢悠悠往高地走,根本不知道等着他们的是什么。 “打!”王建军一声喊,机枪、手榴弹一起上。美军没防备,瞬间乱成一锅粥。不到二十分钟,战斗结束。清点战果,7连消灭32个美军,缴了十多件轻重武器,打了个漂亮仗。 162高地的胜利让战士们士气大振,团长张国庆决定乘胜拿下161高地。 首战赢了,张国庆决定趁热打铁,拿下旁边的161高地。孙占鳌主动要求参战,带突击班当先锋,想再为胜利出份力。 打161高地的战斗打得特别激烈。美军靠着坚固工事,死命抵抗。孙占鳌抱着炸药包,顶着枪林弹雨往敌人前沿冲。“轰”的一声,把敌人的碉堡炸飞了。 可就在这关键时候,意外发生了。 美军的重机枪突然疯狂扫射,孙占鳌胸口一热,低头见血从弹孔涌出。他用尽最后力气把手榴弹扔向敌人,随后倒在血泊中。这位年轻的战士,为了胜利,永远离开了。 孙占鳌的牺牲让全团战士都陷入了悲痛之中。战后,志愿军总部追授孙占鳌一等功,他的事迹被写入战史。 这位年轻战士用热血与生命诠释了保家卫国的忠诚与担当,他的故事永远激励着后人,让我们铭记正是这些英雄的付出,才换来了如今的和平。
授衔台上,一张年轻稚嫩的面庞,却肩扛中将军衔,着实令人惊叹,不禁让人感叹:时势造
【2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