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意难平! 扶苏:有兵无胆,赐死! 刘据:无兵有胆,兵败自杀。 李承乾:有兵有

夜听历史 2025-07-08 22:37:14

四大意难平! 扶苏:有兵无胆,赐死! 刘据:无兵有胆,兵败自杀。 李承乾:有兵有胆,父亲太强,废黜流放! 朱标:有兵无命,寿数太短,暴毙而亡。 秦皇汉武,唐宗明祖,他们的嫡长子到头来竟然都上不了位,可惜! 先说扶苏,这位公子哥生在秦始皇扫六合的铁血年代,偏偏长了副仁柔性子。当年秦始皇坑儒四百六十人,他跑去劝老爹“天下初定,儒生皆诵法孔子,今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这话搁谁听着都像拆台,秦始皇一怒之下把他发配到上郡监蒙恬的三十万大军。要说这配置够硬核了吧? 蒙恬是秦朝顶梁柱,长城兵团是帝国精锐,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逝,赵高联合李斯搞出矫诏,一句“扶苏为子不孝”就让他抹了脖子。你说他傻不傻?蒙恬都劝他“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可他偏信了那封蜡封的诏书,拔剑时血溅营帐,估计到死都没明白,老爹怎么突然就不要他了。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更憋屈,当太子三十年没等到接班,先等来一场巫蛊之祸。征和二年,江充这小子跟刘据有过节,愣是在太子宫挖出桐木人,搁谁都知道是栽赃。可汉武帝当时在甘泉宫养病,刘据想面见老爹解释都没门路,情急之下假传圣旨收捕江充,结果被人告谋反。汉武帝派去调查的使者连长安都没进,回来就谎报“太子反已成”,这下彻底点燃战火。 刘据带着长乐宫的卫兵和市民组成的乌合之众,跟丞相刘屈氂的正规军在城里打了五天五夜,血流成河。兵败后他跑到湖县藏在农户家,最后被追兵围得死死的,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后来汉武帝查清真相,建了座“思子宫”天天掉眼泪,可人死不能复生,那三十载的太子位终究成了空。 李承乾这边呢,他爹李世民太耀眼了,贞观之治的光芒把太子府照得透亮,也照出了裂痕。这小子打小就有足疾,走路有点瘸,本来就敏感,偏偏弟弟李泰天天在李世民面前刷存在感,又是编书又是封王,搞得李承乾老觉得太子位要保不住。 贞观十六年,他居然联合侯君集、杜荷这些人,打算学他爹来个“玄武门之变”,带兵逼宫。哪成想计划泄露,李世民气得浑身发抖,在两仪殿亲自审问,最后没杀他,只是废为庶人流放黔州。你说他冤吗?看看他爹那手段,当年为了皇位连亲兄弟都敢杀,李承乾这点火候还差得远,谋反失败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可惜了他本是嫡长子,却在权力漩涡里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最让人扼腕的还是朱标,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简直是掏心掏肺。洪武元年刚登基就立他为太子,派宋濂当老师,让李善长、徐达这些开国元勋给他当东宫属官,甚至让他“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朱标也争气,宅心仁厚,好几次为了李善长、宋濂这些老臣跟朱元璋硬刚,气得朱元璋抄起椅子要砸他,可他转头就把“敬天法祖”的图贴在身上,朱元璋一看又心软了。谁能想到,洪武二十五年他去陕西考察回来就染了病,卧床十个月后撒手人寰,死的时候才37岁。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抱着他的棺材哭得天昏地暗,后来把对他的爱全转嫁到皇太孙朱允炆身上,可这也为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要是朱标能多活几年,以他的威望和仁厚,朱棣哪敢轻易起兵? 这四个嫡长子,个个生在帝王家,本该是天选之子,却都栽在了命运的坎上。有的死于阴谋,有的败于猜忌,有的毁于野心,有的输给天命。秦皇汉武唐宗明祖,哪个不是雄才大略的主,可在儿子的事上却都留了遗憾,看来这帝王家的嫡长子,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夜听历史

夜听历史

夜听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