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圈那点事儿,最近又演出了新花样。某些“大V”的操作流程简直成了标准模板:先伸手,不给?那就别怪我开着你的车搞点“大动静”,流量一炸,厂家压力山大。 给钱,皆大欢喜,吹得天花乱坠;不给?转身就能变脸成专业黑,台词都不用换。这套路玩得溜,连圈内老炮儿都看不过眼,直接点名喊话道歉。 这哪是评车,分明是新型“保护费”。当车评话术变成明码标价,观众手里的点赞键,早成了别人算计的流量筹码。 消费者听着头头是道的“专业分析”,转头发现全是生意经。信车评?不如信自己试驾时脚底下的油门和心里的那杆秤。 话说到这份上,你猜他下一句要夸谁?
今天去店里看了一下问界M8,然后试驾了一圈,和销售聊了一下,我说实话,这
【16评论】【3点赞】
门前大桥下
飞哥是比较正直的
用户10xxx59
今年家里小货车强制报废了,买新车的过程中深度关注了几个卡车主播,我就发现他们连货车怎么开都不会。
用户15xxx47
陈震早年不就玩的这一套嘛 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