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当年的衡水少年张锡峰,喊着‘我就是来自乡村的土猪,要去拱城市里的白菜’,如今浙大毕业了竟面临职业选择的迷茫?当年的话音还在耳边回响,现实就给了个措手不及的转弯。” 四年前那个对着镜头嘶吼的衡中少年,如今抱着浙大计算机系的毕业证蜷在出租屋里刷招聘软件。674分全省第228名的光环还在,可投出去的简历像石沉大海——面了二三十家企业,没一家要他。当年挤破头选的“王牌专业”,现在成了最烫手的山芋:“一坐一天敲代码?杀了我吧!”他对着镜头苦笑,屏幕右下角的游戏直播窗口还挂着零星的弹幕。 所有人都以为他早该在杭州“拱”到了金饭碗。可没人知道,当浙江本地同学用英语讨论算法时,这个河北县城来的学霸连教授的口音都听不懂;别人两小时写完的代码,他要熬到凌晨三点。更扎心的是,他后知后觉发现自己恨透了计算机——高一选最讨厌的物理只因“选的人多”,填志愿放弃喜欢的地理语文去追计算机风口,父母说“学技术才有饭吃”,网上一搜全是“程序员年薪百万”。结果呢?保研没戏,实习被拒,连室友转专业五次失败的经历都让他吓得不敢尝试。 如今他抽屉里塞着哈佛教育学的申请材料,可每年100万的学费像道血淋淋的墙。父母说砸锅卖铁也供,他摇头:“让他们伤筋动骨?我宁可不读”。自媒体账号攒了十多万粉丝,可带货收入还不够付房租。那个曾高喊“逆天改命”的少年,现在对着县中的学弟学妹低头认输:“别学我...高考前光想着分数,根本没问过自己到底要什么”。 南科大的老师隔着网线扎他一刀:“这孩子缺的是我们这种按兴趣选专业的学校!”可网友怼得更狠:“在浙大混不下去,来南科大就能重生?” 而云南山区的女教师听完直摇头——她的学生考上师范就当改命,可这位“土猪”拱进浙大却嫌格子间太苦。 当“热门专业”变冷板凳,当“高薪神话”成996牢笼——张锡峰用四年青春买来最痛的领悟: “白菜”不是拱来的,是认清自己后长出来的。 你当年选专业踩过坑吗?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本文信息来源: 1. 新华社 2025年6月15日《高考志愿填报需警惕“热门陷阱”》 2. 教育部官网 2025年6月3日《致2025届高考生的一封信》 3. 中国青年报 2025年5月28日《职业规划应从高中起步》
浙江嘉兴,男子开车回家,途中遇到交警查酒驾,他立马急刹,然后紧急倒车!结果,还是
【1评论】【3点赞】
岁月无情
哎,回头想想,初中,高中读书没有什么难的。知识点就那些。年轻时候就想着玩。即使上了大学还是想着玩,毕业后参加工作了,才知道生活最难。
jimmy
理工科就业容易,但学起来是真难。智商不够还是学文科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