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一中的高分考生放弃清北选择华五热门专业,班主任漆老师一怒之下解散“清北培

端逐梦觉 2025-07-09 14:19:44

江西瑞昌一中的高分考生放弃清北选择华五热门专业,班主任漆老师一怒之下解散“清北培养群”,这场闹剧撕开了教育界最荒诞的伤疤:当升学率变成硬通货,学生就成了KPI的祭品。 漆老师在解散宣言中痛斥学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让学校“100万付出、老师心血付之一炬”。字里行间透出的委屈,像极了被抢走年终奖的销售总监。 果然网友深扒发现:一个清北录取生=20万教师奖金+特级教师评选资格。三个尖子生的“叛逃”,直接蒸发掉60万真金白银——这哪是教书育人?分明是教育界的对赌协议。 更讽刺的是漆老师的神逻辑:“学校无好坏、专业无高低”,却非要学生用前途为清北光环买单。这种双标堪比劝人“钱不重要”,然后自己拼命捞钱。当华东五校的计算机毕业生起薪碾压清北古生物专业时,所谓名校情结,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道德绑架。 这场闹剧的魔幻现实三重奏 1. KPI异化的狂欢清北录取率早已不是教育成果,而是地方财政拨款、校长升迁、教师奖金的硬通货。就像电商刷单冲销量,学校对“清北苗子”倾斜资源、组建“清北培养群”,本质是教育资源的投机性配置。 2. 就业市场的降维打击当211计算机硕士年薪碾压清北冷门博士,专业选择已成生死局。三名学生放弃清北选择华五热门专业,堪比放弃国企铁饭碗投身互联网大厂——这是Z世代用脚投票的生存智慧。班主任的愤怒,恰似诺基亚高管嘲讽选择iPhone的消费者。 3. 感恩教育的道德黑洞“母校付出百万资源”的指控,暴露了教育功利化的终极扭曲:优质教育竟成了高利贷。那些被特殊照顾的“清北苗子”,早被暗中标好价格——用人生选择权偿还。这种逻辑下,ICU医生该向康复患者索要“救命分红”吗? 教育本质的回归路径 当北京某高校教授私下透露“我校冷门专业80%靠调剂”时,清北神话早已裂缝密布。破除教育功利主义需三剂猛药: - 斩断利益链:取消清北录取率与奖金、评职称的绑定(如深圳某中学已试行); - 专业价值重估:教育部学科评估应加入“毕业生五年薪酬指数”; - 学生赋权:推行《志愿填报独立顾问制度》,阻断校方干预。 那些愤怒解散群聊的教师们或许该重温蔡元培的告诫:“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当漆老师们的奖金与学生的未来被放在天平两端时,教育的溃败从来不在学生选择华五的那一刻,而在教师把清北录取通知书当成提成凭证的瞬间。

0 阅读:35
端逐梦觉

端逐梦觉

端逐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