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毛主席想买“的确良”裤子的生产技术,华国锋怎么执行的 “1971年7月20日下午四点,小王,裤子买到了吗?”毛主席靠在杭州梅家坞的藤椅上随口一问。服务员摇头:“还得排长队,真难。”一句家常话,却把国家工业的短板戳了个正着。 那时,全国刚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恢复期,棉布配给紧张。人们听到“的确良”三个字,心里就亮堂:挺括、不掉色、不用烫。当它出现在上海商店橱窗里时,一条裤子能让工人排一上午队。问题随即浮出水面——想要大规模穿上化纤,必须掌握聚酯切片、纺丝、后整理这一整套技术,而国内化纤还停留在黏胶纤维时代。 毛主席把服务员的抱怨转成一句问话丢给周总理:“为什么不多生产?”周总理沉吟片刻,只能实话实说:“还不会造。”他并非推脱,彼时苏联早已撤走专家,西方对华禁运,化纤设备与技术被写入“巴黎统筹委员会”禁售清单。 沉默过后,主席抛出新思路:“买技术行不行?”一句“买”,等于为封闭多年的对外经贸打开了一条缝。周总理立刻把李先念、余秋里叫到钓鱼台,研究进口成套设备的可行性。具体执行则落在新人华国锋身上——那时他刚从湖南调来中央,仅以“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的身份露面,化纤两个字对他而言既新鲜又陌生。 华国锋没有在外贸口摸爬滚打的经历,办法却也简单:学习。他要了国家计委全部资料,请来了纺织部老工程师,连夜翻译国外样本。一个多月,大小讨论会开了十几次,弄明白了化纤从聚合、纺丝到定型的流程。随后,他亲自执笔撰写《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甚至连每吨聚酯纤维的能源消耗、换算成本都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报告遴选日本东丽、英国ICI、联邦德国曼公司作潜在供货商,附上三套“低、中、高”投资方案。 文件递到周总理案头,上批“同意”。再上报毛主席,批示干脆:圈阅。执行层面还有一堆麻烦。最棘手的是安装地点。当时正闹“三线建设”,任何新机器都往西南西北塞,图安全。可外方技术人员按合同得现场调试。把外国专家带进山沟?根本不可能。华国锋顶着压力再次修改方案,拍板把大化纤厂落在上海金山、天津大港——既临海又方便保密。 设备选址定了,资金呢?1973年,华国锋与计委汇总,设计用外汇45亿美元的“四三方案”——四十套化肥、三十套化纤。周总理看完,追加8.8亿美元,理由直白:“这事越快越好。”要知道当年全国外汇储备不足二十亿,这手笔在中国经济史上堪称破天荒。有人担心引狼入室,华国锋解释得很朴素:“老百姓想吃饱、想穿暖,我们自己暂时做不到,就请别人教。” 引进浪潮刚被点燃,政治局势却急转。1976年周总理病逝、李先念暂时靠边,江青等人把“四三方案”当成“投降主义”攻击华国锋。常委会上火药味冲天,华国锋一句话顶回去:“这是主席亲自批的,别动不动就扣帽子。”惊堂木一拍,批判草草收场。也正是这次硬碰硬,让许多人第一次见识到这位湖南汉子的倔劲。 拨乱反正后,全国建设重新提速。1977年冬,国家计委在人民大会堂开计划会议,华国锋主持。会上争议再起:到底是继续守着“三线”,还是扩大沿海?有意思的是,华国锋把发言机会给了年仅三十来岁的工程师。他站起来只说两分钟:“把机器埋在深山,不如放在铁路港口,我们缺的不是洞口,是出口。”会场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却点醒了不少老同志。 1978年春,华国锋走出国门。巴黎地铁的报站电子牌、伦敦超市里成卷的塑料袋、东京银座模特身上的聚酯西装,全让他直观感受差距。他在日程表上写下一行字:“差得远,但能追。”归国后,华国锋先后听取上海、港澳、欧洲三份考察汇报。八小时的欧洲汇报,中间连茶歇都没安排。段云后来回忆,“总理(指华国锋)就堵那儿,一个劲儿问‘人家机器换代多久’‘原材料消耗多少’。” 紧接着,国务院务虚会自7月开到9月。李先念主持,华国锋几乎全勤。会上,计委提出把技术引进总额从65亿美元抬到180亿美元,不少人大呼“吃不消”。华国锋却点头:“形势变了,胆子不大不行。”但他加了个刹车:“引进不是倒手买卖,用不好就是废铁。我们得先学会用,然后再谈改造。” 他的坚持体现在细节——每批进口设备,必须附带完整英文原版技术手册;派驻外方技师的同时,国内要选固定对口学员;三年考核,未达标的主管单位要报国务院说明原因。这些琐碎条款后来被称为“华国锋附件”,直接影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波技术引进的成效。 主观地说,华国锋并非经济理论家,却有一种务实的工科思维:先搞来,再消化,再创新,别空谈大口号。他曾把引进比作接骨:“骨头先接牢,再练功。刚接好就翻筋斗,骨折还得重来。”这种朴素比喻,比任何长篇报告都来得管用。 “的确良”裤子最终在1974年底实现国产化,第一条样品从上海金山下线。价格立刻跌了一半,商店前的长队散了不少。更重要的是,这背后带动了一条长长的化工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重油裂解……几十家配套厂因它而生。
1971年,毛主席想买“的确良”裤子的生产技术,华国锋怎么执行的 “1971年7
思念蚀骨灼心
2025-07-10 00:01:58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