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心者得天下吗?未必。 窦建德在河北起事。由于他爱民、仁慈,在当地威信很高,得到当地老百姓拥护,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很快成为隋末起义的一支重要力量。鼎盛时期,相继攻下相州、黎阳、卫州。曾俘获武卫大将軍徐世勣,连唐高祖的皇妹,同安长公主也被活捉。窦全将他(她)们放回。窦建德对俘获投降的隋朝将士,都採取願跟他干的留下,不願意悉听遵便,发路费,让他们回去。这不能不说他很得民心。 河北的百姓提起窦建德,都说他是好汉子。地里的庄稼熟了,他的士兵从不抢,见了老人还会扶一把。官府粮仓里的粮食,他分一半给挨饿的人,自己和士兵同吃粗米饭。那时候到处打仗,老百姓躲义军像躲狼,可见了窦建德的队伍,反倒主动递水送粮。 可到了武德四年,李世民带着唐军打到虎牢关,窦建德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他率十万大军救援王世充,隔着汜水和唐军对峙。手下谋士劝他绕后截断唐军粮道,他偏说 “将士们饿了,先打胜仗再吃饭”,硬着头皮带兵冲锋。 唐军的箭雨下来时,他那些跟着他吃粗米的士兵,拼着命往前冲,可唐军的甲胄更硬,阵型更严。窦建德在阵中中了流矢,摔下马来,被唐军活捉。押到长安那天,老百姓跪在路边哭,可哭声挡不住斩刑的刀。 徐世勣后来成了唐朝的开国功臣,提起窦建德,只说 “其仁可敬”。同安长公主在长安宫殿里喝茶,大概早忘了当年被放回的恩情。窦建德放他们走时,或许以为能换得几分敬意,没想到乱世里的仁慈,有时候像块软豆腐,经不住硬刀子割。 他攒下的民心,没能变成挡箭的盾牌。十万大军里多的是感念他恩德的百姓,可战场上拼的不只是人心,还有算计和狠劲。得民心能聚起人,可要坐稳天下,光靠仁厚远远不够。
得人心者得天下吗?未必。 窦建德在河北起事。由于他爱民、仁慈,在当地威信很高,得
史海奇报屋
2025-07-10 04:08:1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