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办法终于被李善德想出来了。 那些说,为什么不运一棵荔枝树,回

龍哥影视 2025-07-10 15:13:42

《长安的荔枝》办法终于被李善德想出来了。 那些说,为什么不运一棵荔枝树,回长安的人真聪明。 既然其他树种,花卉都可以成功运到长安去,荔枝为什么不能呢? 贵妃也不要它落地生根, 来年重新开花结果。 贵妃只是想吃树上现摘的荔枝鲜,运输过程中能保证荔枝树不死就行。 运到长安后,就赶紧送到贵妃宫中,让贵妃亲自摘下来吃,岂不就有了树上摘下的荔枝鲜? 确实有人想过把整棵荔枝树运到长安的主意,而且历史上还真有人尝试过类似的法子。唐代岭南节度使张九章就琢磨过"换船不换果"的方案:趁荔枝还没熟透,把树连根挖出来装船,走水路慢慢往北运,等船开到陕西商洛附近,果子也差不多熟了,再用快马一天送到长安。 清朝的《岭南荔枝谱》也提过"整树移植"的设想,说明这思路不算异想天开。 不过实际操作起来问题不少。荔枝树比普通花草娇气得多,路上日晒雨淋,枝叶容易滋生病菌,根上的土太干或太湿都会要了树的命。就算勉强运到长安,树也蔫了大半,结的果子口感肯定比不得岭南现摘的鲜果。何况从岭南到长安四千多里地,运一棵树要动用几十匹马轮换拉车,还得配专人沿途浇水养护,成本比单运荔枝高出好几倍。 李善德最后选的"分枝植瓮"其实更讨巧。他只砍下挂果的树枝,插在水土瓮里保鲜,相当于让荔枝在途中继续生长。这样既省了运整棵树的麻烦,又能让果子多撑十来天。贵妃在长安宫里摘到的荔枝,虽说枝条是断的,可味道和新鲜度反倒更有保障。 所以说啊,古人不是没想过运树的主意,只是算来算去,还是折中的法子更靠谱。

0 阅读:1
龍哥影视

龍哥影视

龍哥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