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批评这个前备箱,甚至有些被黑惨了的感觉
个人觉得其实完全不用慌,这本质上是一次很好的心智击穿
正如之前探讨的,如果一项技术,花了很大代价搞出来了甚至是首发,然后传播资源不匹配,没有做到人尽皆知,结果后来者靠流量摘桃子,你是怪研发不够努力,还是营销不会咬打火机,还是发布会不会讲故事?
而且还有甚者,量大管饱惯了,恨不得一次给你塞满满的新技术,其实是分散了观众的认知资源,无法形成单点的爆破(跑纽北就是一套足够的单点爆破)
所以小米YU7也很好的佐证了,营销打仗,资源的分配最重要,电动方向盘又能怎?小后备箱又能怎?
就好比你配了那么多高级武器装备,结果不配弹药,关上门觉得自己武器装备特屌,人家都造不出来,被挠了反击的能力都没有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都卷到这种地步了,你面对流量怪物,请问路人有多少精力分给你,有没有点b数?不花钱买大家的注意力,大家凭什么主动来关注你,你是太阳吗?
回过头来,面对这样的形势,单点击穿就十分必要,知名度大于逻辑合理性
退一步讲,痰盂营销这也是杂粮多年老手法了,你喷他就是送流量,还是知名度大于逻辑合理性。品牌格调?人家本来就是低级别品牌,没有违背品牌级别
言止于此,每个品牌,每个车型根据市场情况,有一套最有效的打法,但不代表一定是符合常识甚至符合审美标准的,但只要车能卖出去,一切都不是问题
抽象汽车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