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前,一个86岁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向毛泽东塑像。他就是华国锋,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他临走时高喊了一句话,在场的人听了无不感动落泪......[凝视] 当他用沙哑的声音喊出“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三鞠躬”时,周围的人都静了下来,有人偷偷抹眼泪。 从1977年开始,华国锋每年都会在毛泽东的生日和忌日去纪念堂,30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即使后来身体不好,走路都要人扶着,他还是坚持要去。 上世纪50年代,华国锋在湘潭当县委书记,因为做事踏实,被毛泽东夸过“讲老实话,是老实人”。正是这句话,改变了华国锋的一生。 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华国锋主持粉碎了“四人帮”,成了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那时的他可谓位高权重,但几年后主动让贤,淡出了政治舞台。 退休后的华国锋住在北京西皇城根的一个四合院里,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院子里种满了葡萄、樱桃和苹果树,他天天摆弄这些花花草草,果子熟了就分给邻居和警卫。 华国锋的生活很简单,早餐就是一杯加了半勺咖啡的牛奶,午饭最爱吃山西刀削面,晚饭一碗南瓜粥就够了。 因为有糖尿病,主食严格控制在每天二两八钱,有一次破例吃了12个饺子,还像小孩子一样跟老伴“申请”再吃两个。 邻居们常看到华国锋和老伴韩芝俊手牵手在胡同里散步,就像普通的老两口。没人会想到,这个慈眉善目的老头儿曾经是国家领导人。 华国锋特别好客,不管是山西老乡、湖南老部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登门拜访,他都热情接待。书法家姚俊卿第一次去他家,华国锋早早就在客厅等着,两人聊书法聊得忘了时间,直到天黑才发现。 有人求字,华国锋几乎来者不拒,但有个原则,绝不写商业题字。2002年后,市面上开始炒作他的字画,他一气之下干脆封笔不写了。 每次客人要走,华国锋必定亲自送到门口,看着人走远了才回屋。外孙女王苏佳说,爷爷就是这样的人,待人特别真诚。 书法是华国锋晚年最大的爱好。他的书房钥匙从不离身,每天清早练字两小时,最爱写毛泽东的诗词。他总说“再练一百年也达不到主席的水平”,但字写得确实不错,书法家启功都夸他“浑然大气”。 交城老乡韩学武有一次直接指出他某个字“欠点力度”,华国锋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地说:“说真话的就你一个!”这份虚心,让人佩服。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去世了,灵堂里摆着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家属送的花圈,刘少奇的儿子刘源也亲自来吊唁。 华国锋客厅里挂着两个字,“清静”。这或许就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从“英明领袖”到沉默老者,他用27年的时间诠释了什么叫“功成不必在我”。 每当有人向他汇报中央的新政策新成就时,华国锋总是由衷地说:“你们干得好!”没有抱怨,没有不满,只有真心的赞叹。 华国锋的一生跌宕起伏,从湖南农村走到中南海,又从权力巅峰回归平凡。他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起过关键作用,也在该退让的时候主动让路。这样的胸怀,这样的品格,确实值得后人思考。 那个86岁老人在纪念堂前的最后一次鞠躬,不仅是对一代伟人的缅怀,更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在那里听到他沙哑却坚定的声音了。 你觉得华国锋这种“功成身退”的人生态度,在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信源: 华国锋晚年生活:藏起脏衣服 偷偷交给老伴洗——中国新闻网
华国锋的8大贡献,不该被遗忘:第一:粉碎四人帮1976年那“四人”权力极大
【103评论】【50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