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狗仔还狠!梅根品牌被曝“收割”用户隐私数据!付款后才告知缺货,信用卡、住址全泄露? “As Ever”品牌被曝收集用户敏感信息,或用于精准广告甚至转售!网友怒斥:“比饥饿营销更恶劣!” 梅根·马克尔的“As Ever”品牌近期因一款天价红酒(三瓶套装90美元)在戴安娜王妃冥诞日发售“一小时售罄”登上热搜。 然而,这已是第三次出现“秒光+超卖退款”的争议操作,网友质疑:“到底是卖酒,还是卖空气?” 更惊人的是,英国杂志《Private Eye》(私家侦探)最新调查揭露:“As Ever”网站并未实时显示“售罄”,而是诱导用户完成包括信用卡、住址、IP等全套支付流程后,才邮件通知“缺货”。 这意味着,成千上万消费者在未购得商品的情况下,已“主动”交出了个人数据。 用户隐私成“隐形商品”:梅根团队收集了哪些数据? 据《Private Eye》披露,“As Ever”通过网站收集的信息远超普通电商,包括: 基础隐私:姓名、年龄、地址、信用卡号、手机号。 行为数据:浏览记录、购物偏好(如尺码、风格)、出生日期(浏览红酒必填)。 设备信息:IP地址、登录设备、访问时间及地理位置。 更令人担忧的是,“As Ever”的隐私条款中明确提到,除非用户主动选择(不购物)退出,否则公司可能将数据用于“营销活动,包括精准广告或数据出售”。 营销专家保罗琳·麦克拉伦指出:“这是典型的饥饿营销+数据驱动型商业模式——通过制造稀缺感刺激抢购,同时‘合法’获取用户画像。” 《Private Eye》则指出,这些数据“可能会被存档,以备梅根未来出售公司时使用”,暗示这些个人信息可能成为品牌资产的一部分。 讽刺的是,梅根曾多次以“隐私权斗士”形象起诉媒体(如《每日邮报》因公开其信件被判赔偿62.5万美元),如今自家品牌却陷入“双标”争议。 网友嘲讽:“保护自己隐私,却收割粉丝数据?” 尽管“As Ever”已调整运营模式,目前所有商品均标注“售罄”或“即将上架”,但此前收集的数据去向仍是个谜。 “As Ever”的销售业务外包给了一家名为“雪花商务”(Snow Commerce)的公司,而这家公司在美国商业改进局(BBB)的评分仅为一星,消费者投诉不断。 此前,“As Ever”还因库存管理混乱,导致大量顾客付款后未收到商品(如14美元的杏子果酱和28美元的蜂蜜),最终被迫退款。 从“隐私权捍卫者”到“数据收割争议”,梅根的品牌运营方式再次引发热议。 在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隐私保护与商业利益的平衡,始终是敏感话题。 这一次,梅根能否全身而退? (本文参考:《Private Eye》、苏格兰《每日快报》等)
比狗仔还狠!梅根品牌被曝“收割”用户隐私数据!付款后才告知缺货,信用卡、住址全泄
世界洞察眼
2025-07-11 18:25:2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