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别看写得平平无奇,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加拿大空军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在为下一阶段的“大西洋战略前推”做准备——不是单纯为了换飞机,而是整个战略配套在系统性升级。 先看表面,加拿大搞了个8.5亿加元(约合6.2亿美元)的采购合同,买9架A330 MRTT,这型号不陌生,欧洲空客造的“多面手”,加油、运输、撤侨、战伤后送,一机多能。而且这飞机不是纸上谈兵,早就在北约内部混得风生水起,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都在用。 但重点不在飞机,而在后头这句话:翻新跑道、扩建停机坪、修大机库、建训练中心。光搞飞行员培训基地都要单列预算,这就说明,加拿大是要围绕A330 MRTT建一整条作战支援链,不是买完就扔那儿看风景的。 而且你注意,这些加油机不是全堆在一个地方。7架放安大略的特伦顿基地,2架放阿尔伯塔的埃德蒙顿。什么意思?东一站,西一站——直接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方向,典型的“两洋作战体系”架势。加拿大不是搞“全球投送”,但它跟着北约的节奏走,必须随叫随到,这套部署就是为了快速响应美军战略调动。 你再倒推加拿大现在用的加油机,叫CC-150,原型是上世纪的A310。这玩意儿,飞行控制靠机械连接,加油系统也落后。现在这批A330 MRTT一来,换上全数字化驾驶舱,还带有空中受油能力,自己也能“反向充电”——中转再加油,续航极限大幅拉升。一换机就把战术纵深翻了倍,出动范围直接跨洲级别。 更值得玩味的是,加拿大为啥这时候上?说白了,是被逼着往前顶了。 这几年美军亚太部署拉得飞起,欧洲那边又被俄乌打乱节奏,北约这帮二线国家就要么掏钱补窟窿,要么补链条补保障。加拿大虽然常年军费紧张,但北约的“政治账”不好赖——你不跟?那等于给美英找借口削你在北极圈的分配权。现在买A330、建基地,其实就是在给自己“刷存在感”,别到时候大国分蛋糕的时候,连个位都没你。 这事对中国怎么看?一句话,加拿大扩军不针对咱,但也不是中立。它不当第一线火枪手,但愿意当后方油桶。如果未来美军在亚太开打,这种加油机分分钟能出现在日本、澳大利亚甚至菲律宾上空,给战机补油,撑住空中战线。咱们不是怕它那几架飞机,而是要盯住这类配套——你前线打得再厉害,后勤没撑住,就是原地坐牢。 所以,有人看这事只是个“换飞机新闻”,但如果你看到的是一个国家战略空军骨架的更新,那这篇稿子,就不只是新闻了,而是预告。 我们看世界,不怕国家变强,就怕它悄悄在变“有用”。加拿大现在做的,就是从“看客”慢慢往“协作者”转,一旦风向起,它可能不会跳出来吼,但一定会把燃料加满,给前线推一把。 这就是我们要看的门道。
央视曝光6架歼-35!透露中国海军重大信号,彻底颠覆美军亚太霸权7月8日,央视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