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79年,有人建议保留汪东兴的职位,但是陈云却认为,如果他继续担任,就算我们同意了,全国人民也不会同意的。 1979年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的破冰关键时期,这一年,围绕着汪东兴是否继续留任的议题,迅速成为党内密切关注的焦点话题。 汪东兴是毛泽东晚年最信任的助手之一,在粉碎“四人帮”时立了大功,1977年进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但后来,他因为坚持“两个凡是”,成了改革路上的绊脚石。 1979年2月,中南海怀仁堂里,正开着会讨论领导层调整的事,有人建议让汪东兴继续留任,因为他资历深,对党忠诚,这样能更好地维护党内团结。 陈云听完后,变轻严肃的站起来,目光扫视会场,慢慢地说:“东兴同志的贡献不可否认,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两个凡是’的思想已经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发展,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平反冤假错案、解决温饱问题,而不是继续纠结过去的错误。如果他继续领导,我们党内同志不会同意,全国人民也不会答应!” 陈云在会上说的话让大家都很有感触,他然后举了一组数据:到1978年底,全国有将近300万冤假错案等着平反,但汪东兴对平反工作比较保守;新华社的调查显示,76.3%的干部群众希望加快平反,只有12.7%的人觉得应该“稳妥处理”。 这些数据让参会的人都在想事情,陈云接着说:“现在正是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我们需要的是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人,而不是那些被老观念限制住的人,汪东兴同志继续留任,可能会成为改革路上的绊脚石。” 最终,在经过一番紧张而热烈的讨论之后,会议决定采纳了陈云同志所提出的建议,随后,在1980年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经过认真审议和表决,全会正式批准了汪东兴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职务的请求。 汪东兴离职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党史研究中,晚年过着低调而充实的生活,而陈云则继续在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向前发展。 这一场围绕去留问题的激烈争论,表面上看似仅仅是个人命运的重大转折点,它实质上却是时代滚滚向前发展的必然产物,这场争论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个个体的选择与走向。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2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