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平元年,刘贺被废,霍光下令将其从昌邑带来的二百多仆从全部诛杀。刑场上,有人临死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12 01:33:47

元平元年,刘贺被废,霍光下令将其从昌邑带来的二百多仆从全部诛杀。刑场上,有人临死前朝着刘贺被押解的方向嘶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主要信源:(光明日报——海昏侯墓发掘的意义;中国日报网——揭秘海昏侯刘贺:头脑不甚灵光 曾患有风湿病?) 西汉元平元年夏天,昌邑王刘贺接到进京继位的诏书。 这位年轻藩王带着两百多号亲信浩浩荡荡赶往长安,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他们前脚刚踏进未央宫,朝堂上霍光集团的眉头就皱紧了。 御林军发现新皇随从中藏着刀斧,昌邑旧吏们更是挤满了宫廷回廊。(据《资治通鉴》载,昌邑官员擅调符节违规入宫,引发朝堂暗涌) 这些异常举动让辅政十三年的霍光警觉起来,这位托孤老臣的指甲掐进了玉笏纹路里。 当时长安城的兵权分布犹如蛛网。 霍光女婿邓广汉把守未央宫西门,另一女婿任胜坐镇东宫羽林军。 霍家子弟更把持着虎符调兵权(汉代虎符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分左右两半需勘合发兵)。 刘贺若想动刀兵,得先过霍家布下的七道铁闸。 反观三十年前汉文帝进京,只带六名随从。 卫将军宋昌接过南军帅印当天,特意带着士兵在灞桥操演军阵。 司马迁记载这场演武后,长安城再无人质疑新皇权威。 文帝紧接着做关键动作:给周勃赏万斤金,给陈平赐五千户食邑,连喂马的小官都升了爵位(见《史记·孝文本纪》)。 这般雨露均沾的恩赏,让老臣们死心塌地。 可刘贺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 登基第十天,昌邑旧臣集体上书要驱逐霍光。 奏章里竟安排亲信接管宫城卫戍,名单上清一色昌邑带来的家奴。 霍光侄孙霍山那会儿执掌胡越骑军,他在值班房拍案冷笑:"这帮人连未央宫有几道门都数不清!" 更致命的是新皇忽略军队传统。 当年周勃能靠"拥刘氏者左袒"调动北军,全凭高祖旧部的威望。 霍光却是武帝亲封辅政大臣,军中校尉多是他提拔的。 就算刘贺拿到兵符,那些百战老兵会听二十岁藩王的吗? 刘贺的昌邑侍卫早被缴了械。 霍光外孙女上官太后(时年十五)端坐珠帘后,玉玺就压在她手边。 新皇带的二百人当天尽数斩首,血水冲刷宫阶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见。 临刑前有个被剜去舌头的郎官,蘸血在砖上划下"当断不断"四字,这话后来成了千年笑柄。 其实就算刘贺真敢杀霍光,结果只会更糟。 霍氏集团核心成员四十七人,分布在九卿十二卫(见班固《汉书·霍光传》),杀了霍光还有霍禹,杀了霍禹还有羽林军里那群霍家女婿。 后来汉宣帝隐忍六年,等霍光自然死亡后才动手,先调离霍云兵权,再分化霍山党羽,最后将霍氏连根拔起。 刘贺被废往山东的途中,有辆青布马车追上来。 布衣书生孙万世扒着车窗问:"陛下当时为何不拼死一搏?" 这位废帝摸着袖中暗藏的短刀苦笑:"我带的厨子马夫,打得过霍光帐下百战精兵?" 马车扬尘远去时,长安城钟鼓齐鸣,霍光正领着群臣迎接新皇刘询。 这位未来的汉宣帝入宫只带两个书童,见霍光时故意打翻茶盏:"大将军恕罪,在民间粗陋惯了。" 他弯腰擦拭泼湿的衣袍时,嘴角掠过一丝凉意。 那件龙袍要等五年后才真正合身。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56

猜你喜欢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