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陈赓的车在哈尔滨被一个交警拦下,他直接拉开车门坐到车里,随后对司机说

天地菜男 2025-07-12 04:37:18

1953年,陈赓的车在哈尔滨被一个交警拦下,他直接拉开车门坐到车里,随后对司机说了一个地址,警卫员刚想赶他下去,就被陈赓一个眼神制止。[666] 这天,一辆挂着军牌的轿车行驶在中央大街上。车里坐着的是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陈赓大将,此时他正忙于筹建中国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 作为开国大将,陈赓在军中威望极高,但他为人低调,很少张扬身份。 突然,一名年轻交警拦下了这辆车。在那个年代,哈尔滨的交通管理还很不规范,一些执勤人员习惯了“借车”便民,尤其是看到外观不错的公务车,往往会要求搭载一程。 他毫不客气地拉开车门,直接坐进了后排,要求司机改道送他到指定地点。整个过程中,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车里坐着的是什么人。 陈赓的警卫员当即就要阻止,但被陈赓用眼神制止了。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选择了沉默,任由这名交警指挥着司机改变路线。 整个过程中陈赓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他只是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深层次的问题。 当车辆到达目的地后,交警准备下车时才突然意识到不对劲。他这才注意到车内的陈设和乘客的气质都不像普通的地方干部。慌乱中,他开始结结巴巴地道歉,声称以为这是市里的公务车。 面对交警的慌张解释,陈赓只是平静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我是陈赓。”没有愤怒,没有训斥,甚至连严厉的表情都没有。他只是摆摆手说:“以后注意就行了。” 这简单的几个字,却让那名交警比受到任何处分都更加难忘。陈赓的宽容和大度,在这个瞬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赓深知,新中国刚刚成立,各行各业的制度都在建立完善过程中,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是客观现实。 这件事很快在哈尔滨传开了,成为当地干部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惊叹于陈赓将军的胸怀和修养,也开始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粗放作风。 对于正在筹建哈军工的陈赓来说,要建设一所世界一流的军事院校,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需要严谨的作风和高尚的品格。 那名误拦陈赓专车的交警,虽然当时只是一个小插曲中的配角,但这次经历却深深震撼了他。陈赓的宽容没有让他放松,反而让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陈赓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将军风度”。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盛气凌人,而是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陈赓意识到,要真正建设好新中国,不仅需要制度的完善,更需要每个人素质的提升。这种深刻的洞察力,正是一位杰出领导者所应该具备的品质。 陈赓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在面对下属或他人的错误时,简单的指责往往不如耐心的教育更有效果。 陈赓大将用自己的行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资料: 2022—08—02 邯郸文化网——陈庚与哈尔滨交警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史》2006年版

0 阅读:1
天地菜男

天地菜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