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警告完中国,后脚就动真格了!印度二话不说,猛砸250亿卢比,下定决心要自己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7-12 09:27:09

前脚刚警告完中国,后脚就动真格了!印度二话不说,猛砸250亿卢比,下定决心要自己开采稀土。 印度总理莫迪在 2025 年金砖国家峰会上发言时,特别提到稀土等关键矿产的供应链应保持安全、可靠,并不受地缘政治胁迫。虽然他没有直接提及中国,但这番言论被普遍认为是对中国稀土出口限制的隐晦警告。 然而话音未落,印度政府就宣布将投资 250 亿卢比约合人民币 21 亿元,支持本土稀土永磁体产业,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今年 4 月中国对 7 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印度汽车、电子等行业首当其冲陷入危机。据印度媒体报道,76% 的汽车工厂稀土库存告急,电动汽车生产线大面积停工,每日损失高达 2.8 亿美元。更严重的是,印度军工制造也受到冲击,清除中国零部件导致成本推高至少 50%,大量军事装备生产被迫延期。 尽管印度已探明稀土储量达 690 万吨,居世界第三,但实际开采和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印度稀土有限公司主导的工厂只能处理初级矿石,重稀土分离纯度不足 95%,而中国已掌握纯度 99.9999% 的串级萃取提纯技术。这种技术鸿沟使得印度 90% 的稀土仍需出口至中国加工,甚至日本企业也依赖中国供应链完成最终提纯。 为突破技术瓶颈,印度政府启动了 “国家关键矿产使命” 计划,向私营企业开放稀土勘探许可,并在班加罗尔、海得拉巴等地设立研发枢纽。2025 年 3 月,印度首次允许私营企业通过竞标获得 50 年勘探收益权,打破了此前由国企垄断的市场格局。然而这些措施短期内难以见效,新开发一座矿山的成本在 400 亿至 800 亿卢比之间,且需要长达十年的准备期。 印度的稀土战略还面临产业链断裂的困境,其已探明的稀土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海滩,品位较低且提取过程复杂,环保限制进一步推高了生产成本。同时,印度缺乏从开采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技术人才匮乏、电力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制约了规模化生产。 即使是印度最大的稀土磁铁进口商 Sona Comstar,计划在印度生产磁铁,但路透社指出,任何开采和加工计划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落地。 为弥补短板,印度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美国与印度启动战略半导体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共同投资南美的锂资源项目和非洲的稀土矿床。印度还与马拉维启动联合勘探项目,目标是到 2028 年形成 5000 吨 / 年稀土氧化物产能。 然而这些合作项目大多处于初期阶段,且技术转移面临专利壁垒, 中国在稀土提纯领域拥有 2000 余项核心专利,印度企业若绕开中国技术,成本将飙升 300%。 在国内,印度试图通过回收电子废弃物缓解稀土短缺,政府已取消 12 种关键矿物废料进口关税,目标是将电子废弃物稀土回收率从 12% 提升至 35%。但实际操作中,印度的电子垃圾回收仍依赖非正规工人,他们在缺乏防护的环境下手工拆解废弃物,不仅效率低下,还带来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印度的稀土雄心与现实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尽管莫迪政府豪掷 250 亿卢比,但这点资金仅能支撑 3 到 4 家企业的初步产能建设,而中国单家稀土企业的年产能就远超印度的预期目标。更严峻的是,印度稀土产量目前仅占全球不到 1%,且成本高昂,短期内难以威胁中国的主导地位。 这场博弈的终局尚未明朗,印度在稀土领域的突围之路,既需要突破技术封锁,也离不开国际合作的实质性进展。而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核心,其政策调整仍将深刻影响着这场资源博弈的走向。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