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许世友得知自己授衔上将,开怀畅饮。酒酣时电话响起,大扫其兴,便不耐烦地拿起话筒,略带醉意地说:“喂,我是大将军许世友,你是谁?”话筒那边说:“小兵恩来!” 1955年9月27日,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这本是个大喜事,可他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多年征战,他觉得自己战功不小,本以为能捞个更高的军衔,结果“只”得了上将。带着点失落,他回到南京军区司令部的住所,决定借酒浇浇心里的那团火。那天晚上,他喝得痛快,烈酒下肚,脸红得跟打了胜仗似的。就在他酒兴正浓的时候,电话响了,铃声跟催命似的,打破了屋里的安静。他有点烦,踉踉跄跄地走过去,拿起话筒就吼:“喂,我是大将军许世友,你是谁?”结果,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小兵恩来!”这声音一出,许世友酒醒了一大半,立马就知道是周恩来总理打来的。 这事听着挺逗,但背后其实挺有意思。许世友是个直性子,打仗勇猛,脾气也火爆。那天他喝多了,自称“大将军”,多少有点自嘲和发泄的意思。可周恩来一句“小兵恩来”,既幽默又亲切,把他的醉意和火气一下就化解了。这通电话不长,但透出了两人之间的默契和情谊。许世友赶紧收起醉态,恭恭敬敬地应着,周恩来也没摆架子,提醒他少喝点,别伤了身体。这事儿后来成了许世友常跟人提起的趣闻,他自己也乐呵呵地说:“总理一句话,比我打仗还管用!” 许世友这人,命硬得很,生在1905年,河南新县一个穷苦人家。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爹早没了,娘一个人拉扯好几个孩子。八岁那年,他被送去少林寺干杂活,顺便学了点武艺。挑水劈柴,跟着武僧练拳练刀,八年下来,他练出一身硬功夫,尤其是耍大刀,传言能一刀劈开十二个铜钱,准得吓人。十六岁他回了家,没多久就投了革命。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成共产主义者,从此一头扎进革命里,干得风生水起。 早年他参加黄麻起义,带着农民义勇队打仗,手里就一把大刀,硬是抢了敌人的枪武装自己。后来加入红四方面军,敢死队队长没少干,冲锋陷阵从不含糊。有一回突破嘉陵江,他提着大刀带头冲,杀得敌人屁滚尿流,战功杠杠的。抗战时,他在山东当八路军旅长,后来管胶东军区,带着部队打日伪军,开辟根据地,干得有声有色。解放战争,他指挥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打孟良崮、济南战役,立了大功。抗美援朝时,他当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带着部队拼老命,军事才能没得说。 许世友这辈子打仗无数,身上伤疤都快数不过来了,每一道都是他为革命拼命的证据。1955年授衔后,他当过副总参谋长,后来管南京军区,忙着军队建设。他这人性格直爽,勇猛又忠诚,打仗像头豹子,平时却挺接地气。那次电话之后,他听周恩来的话,工作日基本不碰酒,活儿干得更卖力了。他老跟手下人讲这事儿,笑着说总理管他管得严,可见他对周恩来的尊重有多深。 说起他和周恩来的关系,得从革命年代说起。两人都是老战友,周恩来管政治,许世友带兵打仗,配合得挺好。许世友脾气大,但对周恩来服气得很,觉得他为人正、心眼好。那次电话,周恩来没拿总理架子,反而用“小兵”自嘲,拉近了距离。这种平易近人的劲儿,不是谁都有的。许世友后来提起这事,总带着点感动,说自己打了一辈子仗,最服的就是周总理。 许世友还有个特点,孝顺得不行。他娘一个人把他养大,吃了多少苦他都记着。1952年他去看娘,见她满头白发,跪地上哭得不行。1959年再回去,见娘还在干活,他心里酸得要命。可惜他忙军务,没能多陪陪老人家,后来一直觉得亏欠。晚年他跟中央说,死后想土葬,跟娘埋一块儿,尽点孝心。1985年他走了,中央批了这个请求,邓小平还特意说“下不为例”。他葬在老家新县,挨着他娘的坟,了了这桩心事。 1975年周恩来去世,许世友听到消息,整个人都懵了。他从南京赶到北京吊唁,在周恩来遗像前站了好久,眼泪止不住。他跟周恩来不是简单上下级,是真有感情的老伙计。那一刻,这位铁血将军也绷不住了,可见他对周恩来的情谊有多深。 许世友这人,一生都在打仗、拼命,活得硬气,也活得实在。他跟周恩来的那通电话,不过是个小插曲,却让人看到他粗中有细的一面,也让人感慨伟人之间的那种真性情。他不是完人,有脾气有缺点,但忠诚和担当没得挑。他的故事,搁到现在也挺带劲,大别山那边还在传他的事儿,后人听着都觉得敬佩。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2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