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因车祸导致双腿残疾,只能每天坐在轮椅上,女子的父母均已不在人世,而她的丈夫又觉得女子如今这样的处境,只会拖累他,于是就抛弃了她们母女。 7月11日早上8点,宁波某写字楼的电梯里出现了一个特殊身影:35岁的李芳坐在轮椅上,5岁女儿小雨紧跟在身后。这是她转岗做会计的第一天,此前她本来应聘的是保洁员。 李芳的人生在去年发生急转,一场车祸让她双下肢瘫痪,丈夫在半年后提出离婚。单独带着女儿生活,她急需一份工作维持生计。 6月中旬,李芳来到这家企业应聘保洁岗位。面试时,负责人张建军注意到她随身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熟练地打开Excel表格记录面试信息,这个细节引起了他的好奇。 “您学过会计吗?”张建军问道,李芳回答她是大专会计专业毕业,有3年工作经验,因为身体原因才考虑做保洁。张建军发现,她的轮椅扶手上还贴着九九乘法表,用来教女儿数学。 当天下午,张建军做了一个决定:调整岗位安排,让李芳担任企业会计,月薪从保洁岗的3200元调至5500元。考虑到她需要照顾孩子,公司还破例允许“带娃上班”。 为了方便李芳工作,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原本的会议室被改装成无障碍洗手间,财务室里增设了儿童专用的小桌椅。李芳的办公桌也经过调整,高度适合轮椅操作。 实际工作中,李芳展现出超出预期的专业能力。她使用语音识别软件处理票据,用特制支架固定手机查看财务报表。即使行动不便,她的工作效率并不比其他同事低。 这家企业此前就有雇佣残疾员工的传统。从2018年开始,公司陆续招聘了6名残疾人,涵盖客服、文员等岗位。张建军说,残疾员工往往工作更认真,离职率也更低。 李芳的故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发了连锁反应。三家本地企业主动联系她,希望提供兼职会计工作,宁波妇幼保健院承诺为小雨提供免费体检服务。 更让李芳意外的是,前东家看到新闻后主动联系她,补发了此前因各种原因拖欠的工伤赔偿金2。8万元,这笔钱解决了她最紧迫的经济压力。 一个月后,李芳在公司的表现获得认可。财务账目核对准确,税务申报及时完成,她还主动优化了部分工作流程。公司为她申请了附近的公租房,解决了住房问题。 小雨也适应了新环境。她在妈妈办公桌旁安静地画画、写字,偶尔会给同事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她画的最多的是“轮椅妈妈上班图”,画面里妈妈在电脑前工作,自己在旁边学习。 这个故事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后,李芳接到了很多陌生人的电话。有人寄来电动轮椅,有人提供康复训练信息,还有外地企业询问是否愿意跳槽。但李芳表示,她现在很满足目前的工作状态。 从统计数据看,李芳的经历并非个案。全国860多万残疾人中,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就业率确实偏低。许多企业担心无障碍改造成本,或者怀疑残疾员工的工作能力,形成了就业壁垒。 但李芳的案例证明,只要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和岗位匹配,残疾人完全可以胜任工作要求。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愿意投入必要的适应性改造,以及是否能突破固有偏见。 张建军透露,公司计划继续扩大残疾员工比例。目前正在与宁波市残联合作,探索建立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为更多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和工作机会。 三个月过去了,李芳已经完全融入了工作节奏。她每天7点半到公司,下午5点准时下班接送女儿。周末她会带小雨去附近公园,这是母女俩最快乐的时光。 “我现在不再把自己当成需要帮助的人。”李芳说,“我有工作能力,有照顾女儿的能力,这就够了。”她正在考虑报考会计师资格证,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 这个故事的意义或许不在于企业的善心,而在于证明了一个简单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关键是要有发现和发挥这种价值的机会。
一名女子因车祸导致双腿残疾,只能每天坐在轮椅上,女子的父母均已不在人世,而她的丈
斗破苍穹斗气扬
2025-07-12 11:51: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