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烟民天塌了!”深圳卫健委发声!吸烟不仅没有为国家做贡献,反而造成9000亿

经略简料 2025-07-12 15:06:56

“亿万烟民天塌了!”深圳卫健委发声!吸烟不仅没有为国家做贡献,反而造成9000亿损失,别以为自己很伟大! 在许多烟民看来,吞云吐雾不仅是个人习惯,更像是一种“为国分忧”的豪迈之举。 这种半开玩笑的“贡献论”背后,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字:香烟售价中超过八成的税费,每年为国库带来上万亿元的收入。 这个账单实在令人吃惊。 根据财政数字,中国在2022年共上缴了1.4万亿人民币的烟草税收。 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这笔巨款支撑着国防、基建等国家大事,自己吸的每一口烟,仿佛都转化成了爱国的子弹。 公共卫生与经济学者的分析,却给这种幻象泼了一盆冷水。 他们指出,这笔税收背后隐藏的社会成本,远比账面上的数字沉重。 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 如果将健康与经济的代价一并计入,烟草税带来的可能不是贡献,而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黑洞。 2020年,中国因吸烟导致的各类经济损失高达2.43万亿元,其中包括约2000亿元的直接医疗费用,以及因生产力下降和早逝造成的超万亿间接损失。 里外一算,社会每从烟草行业获得1元税收,就要倒贴1.639元去填补它捅下的窟窿,净亏损近9000亿元。 有专家直言,烟草引发的疾病正在给医保基金带来巨大压力,甚至有被掏空的风险。 更严峻的现实,体现在对国民健康的无声“霸凌”上。 深圳卫健委不久前的一篇文章,直接将公共场所吸烟定义为一种“霸凌”,这个标签让无数默默忍受二手烟的人们第一次意识到,这并非简单的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种直接的健康侵害。 数据不会说谎。全国有7.4亿不吸烟者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其中1.8亿是孩子。 被动吸烟至少包含69种致癌物质,如果吸烟时间过长,那么非吸烟人群患肺癌的几率将提高41%,患冠心病的几率提高30%。 对于烟民自身而言,吸烟的危害呈倍数递增。 在75岁的非吸烟人群里,肺癌致死率为0.3%,而长期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几率竟达16%,此为非吸烟者的50倍。 这种“霸凌”对弱势群体的打击尤其致命。 长期接触被动吸烟的孩子得白血病的几率比一般孩子高6倍。 深圳一项针对37万孕产妇的调查也发现,家庭成员吸烟的孕妇,流产率是无烟家庭的2.3倍,胎儿畸形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当“呼吸的权利”遭遇“吸烟的自由”,冲突在所难免,而公共空间的博弈尤其艰难。 湖北一位大叔住院期间,竟一边吸氧一边点烟,引发爆炸后还调侃自己“为航母做过贡献”,这种对生命的漠视令人咋舌。 郑州一位医生在电梯里劝阻老人吸烟,反被其家属索赔40万,幸而法院最终判定医生无责,肯定了“劝阻吸烟”是受法律保护的正当行为。 可当演员徐娇在餐厅劝阻邻桌吸烟反被回怼时,她抛出的问题直指核心:“室内公共场所禁烟,难道不是全国统一的规定吗? 当然不是,中国迄今尚未制定全国统一的烟草控制条例,致使各地区法律执行情况参差不齐,执行力度亦颇为薄弱。 当然,控制烟草也是一项涉及到社会的复杂问题。 中国烟草总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其产业链直接和间接带动了数百万人的就业。 尤其在云南、贵州等烟叶主产区,烟草种植是许多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因此任何控烟政策的推进,都需要统筹兼顾这些现实因素,采取更为稳妥的渐进式改革。 要建设真正的“健康中国”,控烟是绕不开的一环。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我国烟草控制提出了清晰的控制目标,同时,我国卫健委等相关部门也在研究出台相关法律。 对个体而言,戒烟永远是最好的选择,专业的戒烟门诊和现代医学都能提供有效帮助。 一个公民真正关心国家发展,与其用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纳税”,不如通过本职工作创造价值,或投身公益,这才是更值得提倡的爱国方式。 深圳卫生部门发出的一份针对“二手烟就是霸凌”的帖子,不仅是一种呐喊,更像是一种信号。 这是对那些长久以来保持缄默的多数人的一次正式宣战。 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尺,恰恰在于它如何保护那些无法或不敢为自己发声的人。 撕下烟草“贡献论”的伪装,让每个公民都能在公共空间自由呼吸,这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真正标准。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抽烟真能抽出军费来?戳穿烟草业的弥天大谎

0 阅读:15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