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次是可能真被气炸了!他们国宝级的科学家藤岛昭,带着整个核心团队连夜打包技术投奔中国,临走前还放了句狠话:非要帮中国站上全球科技巅峰不可。 这位82岁的老科学家可不是一般人,他发现的"光催化"技术让很多高科技产品成为可能,比如能自我清洁的玻璃、可以净化空气的涂料等等。 其实藤岛昭和中国早有缘分,过去20年里,他带过30多个中国留学生,这些学生现在都成了中国科技界的顶梁柱,老爷子说,每次来中国都能感受到这里对科学的热情,年轻人特别有干劲儿。 2021年他从东京大学退休后,日本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想请他继续工作,但最后,他选择了上海理工大学,为啥?用老爷子自己的话说:"这里的科研环境更有活力,想法更容易变成现实," 这事儿在日本引起不小震动,很多日本网友说:"我们的国宝科学家怎么去中国了?"但一些专家说得实在:"与其怪老爷子,不如想想为啥留不住人。" 确实,现在日本科研面临不少问题:经费紧张、论资排辈严重,年轻人很难出头,而中国这几年在科技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光上海理工大学就给藤岛昭团队准备了顶级实验室,还帮他们联系企业,让研究成果能快速应用。 有些西方媒体说这是"中日科技竞争",但藤岛昭的想法很简单:"科学是为了造福全人类,"他看中的是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因为他的光催化技术正好可以用来治理污染、净化水质。 其实不止藤岛昭,最近几年已经有好几位日本顶尖科学家选择来中国工作,比如发明液晶显示的"液晶之父"荒川淳去了清华大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天野浩也在中科院做研究。 这件事让我们明白了几点,科学家也得考虑事业前景,顶尖人才就像凤凰择木而栖,如今中国科研环境改善自然能吸引国际学者,单靠高薪留不住人,日本科研界论资排辈的教训提醒我们,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样关键;此外科研合作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科学没有国界,藤岛昭来中国,不仅带来技术,更带来培养人才的经验,我们要学的不仅是他的研究成果,更是他带团队的方法。 说到底,科学家最在乎的是能做有意义的研究,只要给足舞台,人才自然会来,藤岛昭的选择,恰恰证明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科研的重要舞台。
日本这次是可能真被气炸了!他们国宝级的科学家藤岛昭,带着整个核心团队连夜打包技术
物规硬核
2025-07-12 15:53:5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