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都能引爆网络”!7月11日,对于一个只有3张桌子的小餐馆来说45万罚款,

沐语纪史录 2025-07-12 16:28:54

“这事儿都能引爆网络”!7月11日,对于一个只有3张桌子的小餐馆来说45万罚款,意味着什么?可能要卖几千盘锅包肉才能还清!   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山东临沂一位餐馆老板张女士的真实遭遇。年初的时候,她随手在短视频平台发了个展示菜品的视频,没想到竟然被认定为“违法广告”,面临天价处罚。   当时张女士就随手拍了一段视频,里面有一盆“蛤蟆汤”和一些昆虫食材,最后还拍了下饭店外观。就这么一个普通的美食分享视频,竟然惹来了大麻烦。   很快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就找上门来了,说她涉嫌违反广告法,要配合调查。 张女士也答应一周内去接受调查,而且还主动把视频删了。可结果呢?人还没到,45万的罚单就先飞到店里了。   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张女士这个视频,既没有配音介绍,也没标价格,连店名地址都没写,更别说什么购买链接了,这样的视频怎么就成了违法广告?   从接到电话到收到处罚告知书,前后就两天多时间。这办事速度,平时办个证件恐怕都没这么快吧?   至于所谓的“非法售卖野生动物”,张女士说得很清楚,蛤蟆、蚂蚱、竹虫这些都是市场上公开售卖的食材。

记者还专门咨询了林业专家,专家明确表示,要先搞清楚这些动物的具体种类和是否属于野生,才能决定怎么处罚。   可执法者似乎有了“先罚后查”的特权,这个逻辑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45万对一个小餐馆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按这个店的规模,可能得卖几万碗阳春面才能凑齐罚款,这哪里是惩戒,分明是要把人家的饭碗都砸了。   还好,在5月份的时候,当地的这个通报撤销了处罚,还成立了联合调查组深入调查执法行为,这个结果虽然迟到,但总算给了张女士一个交代。   张女士的遭遇虽然得到了纠正,但这样的执法偏差还有多少?有多少小老板因为类似的“误会”而默默承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执法有边界,温度不能少。只有这样,我们的营商环境才能真正改善,小微企业才能放心大胆地发展。

“45万罚单”事件一出。瞬间炸锅!小餐馆拍个视频差点能倾家荡产?网上热闹非凡,一片呼喊声,各说各有理:   “吓得我赶紧删了抖音里炒菜的视频!这年头锅铲都能变成'作案工具”?   “专家都说不一定是野生动物,罚单却开得比外卖还快!建议查查是不是有罚款KPI?”   “我就是吃她家蚂蚱长大的!菜市场天天卖没人管,到餐馆就成保护动物了?”   “去年被罚5万差点跳楼,现在看到45万居然觉得'进步'了。”   “视频没配音没价格也算广告?那朋友圈晒早餐是不是得先办食品经营许可证”   这事儿能引爆网络,关键是戳中了老百姓三大痛点,执法的“显微镜”专照小商户、罚单比调查跑得快、45万够买套房子的天价数字。   就像网友说的:“现在开餐馆得配个律师团队,后厨炒菜前先背广告法!”   如果拍黄瓜要办冷食证,拍视频要考广告证,你觉得下一个需要持证上岗的会是什么?快来评论区掰扯掰扯!

信源来自: 看看新闻

0 阅读:0
沐语纪史录

沐语纪史录

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