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

兰亭说事 2025-07-12 17:28:43

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持续,俄罗斯的目标变了。最早,俄只是想通过军事行动来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后来俄罗斯发现欧美全部下场了,不打不行了。 2022年冲突刚爆发时,俄罗斯的目标确实单纯。当时北约已经东扩五次,从波兰到波罗的海三国,步步紧逼俄罗斯家门口。乌克兰一旦加入北约,俄罗斯西部边境将直接暴露在北约导弹射程之内。这种战略压迫下,俄罗斯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试图通过“特别军事行动”阻止乌克兰西倾。 但局势很快超出预期。欧美不仅对俄实施史无前例的制裁,还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2022年美国对乌援助就超过300亿美元,包括“海马斯”火箭系统和“标枪”反坦克导弹等先进装备。北约国家更是直接下场,瑞典和芬兰在2024年正式加入北约,进一步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目标发生根本转变。最初的“阻止北约东扩”演变为“彻底消除乌克兰的军事威胁”。俄罗斯开始要求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承认俄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控制,甚至限制其军队规模。这种转变在2025年尤为明显,俄军加大对乌东攻势,4月完全收复库尔斯克地区,6月控制卢甘斯克全境,试图通过军事胜利迫使乌克兰妥协。 俄罗斯的战略调整还体现在军事布局上。冲突初期,俄军试图速战速决,但随着战争陷入僵局,俄军开始转向持久战。2025年俄国防预算增至13.5万亿卢布(约1450亿美元),占GDP的6.3%,重点发展无人机、电子战系统等实战装备。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稳步推进,每天能收复10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炮火优势消耗乌军有生力量。 经济上,俄罗斯虽受制裁影响,但并未如外界预期般崩溃。2023年俄GDP增长3.6%,2024年预计增长3.2%。通过转向亚洲市场,俄能源出口收入保持稳定,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俄罗斯还通过平行进口和进口替代战略,缓解西方制裁压力,2025年卢布在对外贸易中的占比超过40%。 国内政治方面,普京的支持率在2025年4月仍高达82%,显示民众对战争的支持度较高。俄罗斯通过提高参战人员待遇、吸引合同兵入伍,维持前线兵力。莫斯科市合同兵服役第一年可获得520万卢布(约4倍人均收入),有效缓解兵员压力。 相比之下,乌克兰虽获西方支持,但处境愈发艰难。乌军获得的装备多为老旧型号,如M-84坦克、M-113装甲车等,难以对抗俄军现代化武器。2025年6月,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承认,俄军集结11万重兵准备攻打波克罗夫斯克,乌军防线面临巨大压力。西方援助虽未停止,但特朗普政府暂停部分武器供应,优先保障本国需求。 国际层面,俄罗斯通过强化与中国、印度等国的合作,打破西方孤立。2025年3月,沙特斡旋下俄乌代表团与美方会谈,普京重申停火条件,显示俄罗斯在谈判桌上的强势地位。而乌克兰因领土损失和资源枯竭,谈判筹码越来越少。 这场战争的本质,已从地区冲突演变为大国博弈。俄罗斯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领土扩张,而是重塑后苏联空间的地缘格局。只要欧美持续支持乌克兰,俄罗斯就不会收手。而乌克兰若无法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终将被迫接受俄罗斯的条件。这场战争的结局,或许不在顿巴斯的战壕里,而在大国的谈判桌上。

0 阅读:0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