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年仅16岁的女护士被美军炮弹炸伤双目,当场昏迷,醒来后,她听到美军叽里呱啦地对话声,她大气不敢出,死死屏住呼吸,装成尸体,谁能想到,这个瘦弱的姑娘,即将创造战争奇迹?[微风] 1951年5月,朝鲜北汉江畔的泥泞山路上,一个16岁的四川姑娘正用血肉模糊的双手扒开荆棘,她叫张道华,志愿军60军180师野战医院的护士。 此刻的她双目失明,左眼被炮弹贯穿只剩血窟窿,右眼被血痂糊死。腿部被弹片击穿,每爬一步都钻心疼痛,就在几分钟前,美军巡逻兵的皮靴刚从她胸口踩过,她屏住呼吸装死才逃过补枪。 背后还绑着一个昏迷的排长,体重不足80斤的她拖着这个大男人,一寸寸向北方爬去,那里有志愿军阵地,也是她们唯一的生路。 张道华1935年出生在四川,15岁那年报名参军时瘦得连步枪都扛不动,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前线最危险的野战医院,每天要照顾300多个伤员。 纱布用完了就把旧绷带煮沸反复使用,麻醉药短缺时就让伤员咬木棍,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姑娘,硬是在炮火中撑起了半边天。 1951年第五次战役,美军四个机械化师把180师团团围住,医院要紧急转移,243名重伤员等着撤退,但人手严重不足。 院长张进锡把7个最重的伤员交给张道华,一个昏迷的排长、一个断腿的战士,还有五个头部中弹的兄弟,临别前院长紧握她的手,死也不能丢下伤员。 那天夜里,张道华把排长绑在背上,其他人互相搀扶着摸黑前进,美军的照明弹把夜空照得雪亮,燃烧弹在身边炸开,火光中她护着伤员穿越一道道封锁线。 第二道封锁线时遭遇空袭,张道华扑在伤员身上当人肉盾牌,一发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弹片削飞了她的左眼,巨大气浪把她们掀进弹坑。 醒来时天已大亮,美军正用刺刀挨个检查尸体,张道华赶紧抓起泥浆往脸上抹,闭气装死。 一个美国兵走到她身边,用枪托捅了捅,又用皮靴踢了几脚,见没反应就走了。 等周围安静下来,张道华才敢动弹,她彻底瞎了,只能靠听觉辨别方向,雨水冲刷伤口时就仰头张嘴接水,听到脚步声就把脸埋进腐叶里屏息。 有一次摸到断树桩,以为是昏迷的战友,硬是拖着爬了半个小时才发现搞错了,饿了就嚼草根,渴了就喝雨水,就这样在黑暗中爬了整整四天。 第四天清晨,她隐约听到中文口令声,用尽最后力气喊了声“救命”,声带早已撕裂,发出的只是沙哑的呜咽,但还是被180师政治处主任王一民听到了。 她浑身嵌着弹片,像从血池里捞出来的,王一民后来回忆说,担架队发现她时,身下拖出一条8公里长的血迹,昏迷的排长还活着,紧紧抱在她怀里。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志愿军,彭德怀亲自签发了一等功证书,称她创造了“战争奇迹”,回国后毛主席接见时紧紧握着她的手,好样的,你是好样的! 但张道华拒绝了所有特殊照顾。她主动学习盲文和按摩技术,在成都荣军医院一干就是40年,经手治疗的伤残军人超过1.2万名。 她的病床上永远放着一个搪瓷缸子,那是从朝鲜战场带回来的,1998年抗美援朝纪念馆征集文物时,她捐出了染血的护士证,内页还夹着当年舍不得用的最后一片止痛药。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有一幅青铜浮雕刻着一个爬行的女兵形象,原型就是她。 信源: 《解放军报》 《人民日报》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年仅16岁的女护士被美军炮弹炸伤双目,当场昏迷,醒来后,她
雨后清新绿天
2025-07-12 17:52: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