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有大视野,一旦中美开战,中国不能只打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要同时打美国本土

赵财苗 2025-07-13 01:42:48

中国应有大视野,一旦中美开战,中国不能只打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要同时打美国本土的经济科技军事集中的地方。因为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早已做好了被攻击的准备,我们不能心慈手软谨小慎微,要打,就要往美国最惧怕最感到门疼处打。 ​网友表示:与美开战,在轰周边美国的军事基地的同时,用最先进武器直轰美国本土的要害,当然我们也更要注意击毁美国来犯的武器,决不能让美国再过逍遥日子。 ​只要美国侵犯中国领土,打击美国本土是必然,因为美国本土只有“一防二防没有三防”,它们骨子里就认为没人会攻击美国本土。 假设,二战期间日本有足够的海军力量及武器弹药,即使美军在海外战争胜利,美国本土也会乱做一团! 这种想法里的血性能理解,但把现代战争当成街头打架——你打我一拳我就得抡回去一脚,未免把大国博弈的棋盘想简单了。二战时日本连夏威夷的珍珠港都炸不彻底,现在还拿“假设日本有能力打美国本土”说事儿,怕是忘了时代早变了。美国本土的防空系统,光是部署在阿拉斯加的“萨德”反导系统,就能拦截几千公里外的弹道导弹,更别说遍布东西海岸的预警雷达网,真以为人家这些年在国防上花的钱是打水漂? 说美国本土“没有三防”,怕是没见过美军的国民警卫队。去年得州飓风救灾时,国民警卫队的直升机三天内转运了两万灾民,这种快速动员能力放到战时就是本土防御的骨干。更别说美国的军工体系藏得深——西雅图的波音工厂平时造客机,战时能转产导弹;硅谷的科技公司看似搞人工智能,真到关头分分钟能为军方开发加密通信系统。这些藏在民用设施里的战争潜力,才是美国最忌惮被攻击的软肋,但真要动手,就得做好掀翻整个国际秩序的准备。 网友盼着“不让美国过逍遥日子”,可真打起来,谁的日子都别想逍遥。中国的稀土出口占全球80%,美国的芯片设备依赖亚洲供应链,一旦本土关键设施被打,中国的工厂可能第二天就拿不到关键零件,美国超市货架上的电子产品价格能翻三倍。去年红海局势紧张时,只是几艘货船被袭,欧洲的汽车厂就停工了,真要是大国本土开战,全球的粮食、能源价格得疯成什么样?那些说“要打就往疼处打”的,怕是没算过普通人要为此付多少代价。 更关键的是,中国军队的作战原则从来不是“以牙还牙”,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当年抗美援朝,我们没去炸美国的西海岸,光是在朝鲜战场上把美军打回三八线,就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现在我们发展航母、隐形战机,不是为了能打到美国本土,而是让美国在想插手中国核心利益时,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损失。去年美军舰穿越台湾海峡,解放军的歼-20在台岛东部常态化巡航,这种“你敢来我就敢拦”的底气,比喊着“炸本土”实在多了。 把“打击本土”当成所谓“大视野”,其实是把复杂的战略问题简单化了。真正的大视野,是知道什么时候该亮剑,更知道什么时候该收剑。中国从不怕事,但也绝不好战。真到了美国侵犯中国领土的那一步,我们的反击必然精准有力——该敲掉它在亚洲的军事支点,就绝不会手软;该切断它的区域供应链,就不会犹豫。但动不动就喊着“打本土”,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对现代战争代价的无知。 大国之间的较量,拼的从来不是谁的拳头硬,而是谁能在守住底线的同时,让对方清楚开战的成本高到付不起。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再坚固,也扛不住解放军的区域拒止能力;它的本土防御再严密,也挡不住全球供应链断裂带来的冲击。我们要做的,是让它明白这一点,而不是真的走到互相毁灭的地步。这才是真正的“大视野”——既要能战,更要会止战。

0 阅读:117

猜你喜欢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