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生擒,他连忙跪在地上向史朝义求饶,呜咽着说:“我可是你父亲啊,你如果杀掉我,便要背上弑父的罪名,日后必定会遭人唾骂!”史朝义站在原地左右为难。 史思明,703年生于营州宁夷州(今辽宁朝阳),突厥族人,原名窣干。他相貌平凡,但精通六种蕃语,凭借语言天赋在唐朝军队中崭露头角。742年,因平定边疆叛乱的战功,获授将军,掌管平卢军事。752年,经同乡安禄山举荐,担任平卢兵马使。两人关系密切,共同策划了安史之乱。 史思明迎娶幽州大族辛氏之女,辛氏不顾家族反对执意下嫁。婚后,他仕途顺遂,子嗣众多,曾自豪言道,娶辛氏为其带来福运。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史思明迅速加入,攻占常山,残杀忠唐太守颜杲卿,手段狠辣。756年,安禄山称帝,史思明任范阳节度使,掌管北方重镇。757年,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归守范阳,同年以十三郡及八万兵马降唐,获封归义王。 759年,史思明再度反叛,杀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改元顺天。其治下严酷,纵兵烧杀,民怨沸腾。对部下动辄鞭笞,稍有不顺便施以重罚,众人惶恐不安。他偏爱幼子史朝清,欲立其为太子,多次扬言除掉长子史朝义。 史朝义,生年不详,性格温和,待人宽厚,深受将士拥戴。他常随父出征,表现谨慎,爱惜士兵,但史思明认为其软弱,难成大器,父子关系日益紧张。 761年,史思明驻扎鹿桥驿,准备进攻陕州。前夜,他梦见一头受伤仙鹿跋涉而亡,醒后心神不宁,向伶人述梦,伶人言及不祥,史思明怒斥其人。当夜,营中突生变故,守卫尽失。史思明提刀出帐,察觉不妙,翻身上马欲逃。史朝义部将骆悦发现其身影,拉弓射箭,击中马腿,史思明摔落马下。追兵将其擒获,押至史朝义面前。 史思明跪地,泪流满面,哀求史朝义免其一死,称弑父将招致世人唾骂。史朝义神色复杂,犹豫不决。骆悦上前劝说,强调留史思明将威胁大局。史朝义沉默良久,命人将父亲押走。数日后,史思明被缢杀于柳泉驿,尸身以毡裹之,用骆驼运回洛阳。 史朝义弑父后自立为帝,改元显圣。为巩固权力,他派人前往范阳,杀后母辛氏及异母弟史朝清等数十人。762年,唐朝联合回纥反攻,10月攻破洛阳,史朝义十万大军溃败,六万余人战死,两万余人被俘。他逃至莫州,试图重整旗鼓。 763年正月,唐军围困莫州,史朝义率五千骑兵赴幽州求援。部将李怀仙已降唐,城门紧闭。史朝义逃至温泉栅医巫闾祠,绝望自缢。一说为李怀仙诱杀于范阳城东。其母及妻子被田承嗣送交唐军。安史之乱历时八年,至此平定,唐朝重掌北方,但国力衰竭,经济南移,藩镇割据成势。
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生擒,他连忙跪在地上向史朝义求饶,呜咽着说:“我
繁花似锦映天涯
2025-07-13 04:18: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