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8岁的王刚三婚娶了小他20岁的郑艳东。新婚之夜,王刚对郑艳东说:"我一把年纪了,有心无力,咱们丁克吧!" 郑艳东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服从地点了点头。
58岁的王刚在2006年迎来人生第三次婚姻,新娘是比他年轻二十岁的大学音乐教授郑艳东。
这场年龄悬殊的婚礼在当时引发不少议论,更让人意外的是新婚之夜新郎就提出丁克决定。
这对新人如何跨越年龄鸿沟,又在婚后迎来计划之外的转机,故事要从王刚坎坷的情感经历说起。
二十一世纪初,凭借《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角色红遍大江南北的王刚,正经历着第二段婚姻的破裂。
功成名就的演员在镜头前神采飞扬,私下却饱尝感情挫败的苦涩。
两次失败的婚姻让他陷入自我怀疑,年过半百的明星开始通过网络聊天排解寂寞。
这个如今看来平常的举动,在当时刚普及互联网的时代还带着几分新鲜感。
在网络匿名的保护下,王刚卸下明星包袱与人畅谈艺术人生。
2004年某个深夜,他偶然点开某文艺论坛的聊天室,与ID"大提琴手"的网友展开关于古典音乐的讨论。
对方对柴可夫斯基《悲怆》的独到见解让他眼前一亮,专业程度远超普通爱好者。
这次邂逅开启了两年的线上交往,直到王刚女儿偶然发现父亲对着电脑屏幕会心微笑的秘密。
那位神秘网友正是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郑艳东,时年38岁的她在音乐界小有名气。
两人从肖斯塔科维奇聊到京剧唱腔,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谈到影视配乐创作,艺术见解的高度契合让交流持续升温。
不过碍于20岁年龄差和公众人物身份,王刚始终把悸动藏在心底,直到女儿翻看他珍藏的聊天记录打印稿。
王刚女儿察觉到父亲的变化,这个从小看着父母离异的姑娘主动联系郑艳东。
当她带着父亲手写的十四行情诗出现在央音琴房时,郑艳东才惊觉网络那头竟是家喻户晓的和珅扮演者。
2005年秋,在北京保利剧院后台的初次见面,王刚特意卸掉标志性的清装扮相,以真实面貌忐忑等待。
郑艳东后来在采访中回忆:"他穿着灰呢大衣站在落地窗前,背影比荧幕上清瘦许多。"
克服年龄障碍的两人开始低调交往,但真正考验来自现实层面。
郑艳东父母得知女儿对象是年长二十岁的离异男星时坚决反对,王刚为此三顾茅庐才获得认可。
2006年简单朴素的婚礼上,新郎特意安排弦乐四重奏演奏《爱的礼赞》,新娘亲手谱写婚礼进行曲。
当宾客们举杯祝福时,没人注意到新郎在婚宴间隙服下的降压药。
新婚夜提出的丁克决定并非临时起意。
王刚考虑到自己即将步入花甲之年,长子王涛已近不惑,再生子女恐难尽父亲之责。
郑艳东虽感遗憾却表示理解,毕竟丈夫拍戏时连轴转三十小时的状态她亲眼所见。
夫妻俩达成共识后,王刚更把精力投入在支持妻子事业上,不仅资助她创办青少年交响乐团,还亲自担任艺术顾问。
意外发生在2007年底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刚结束演出的郑艳东在庆功宴上突感不适。
随行医生检查后带来的消息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38岁怀孕在医学上已属高龄产妇。
王刚接到越洋电话时正在横店拍戏,化妆师后来向媒体透露:"他捏着手机在休息室呆坐半小时,假发套都没摘就请假离组了。"
这个计划外的生命让夫妻俩陷入两难。
郑艳东摸着尚未显怀的腹部彻夜难眠,王刚翻出存折计算未来二十年的养育成本。
转折点出现在妇产医院的走廊里,王刚偶遇带着双胞胎复诊的62岁男士,对方那句"我现在每天健身就为多陪孩子几年"让他豁然开朗。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王刚抱着新生儿子在产房看开幕式直播的画面,被护士偷拍后登上娱乐头条。
老来得子的王刚仿佛重获新生,他推掉半数片约专心在家带娃。
媒体曾拍到他背着奶瓶包在早教中心排队的画面,花白头发在一群年轻父母中格外显眼。
为弥补体力不足的短板,他自创"分段式陪伴法"。
清晨陪练琴,午休读绘本,傍晚散步时教英语单词。
这段曾被看衰的婚姻走过十七个年头,王刚在采访中调侃:"别人送结婚纪念日礼物,我每年收到太太送的体检报告。"
看似玩笑的话语背后,是老年育儿的未雨绸缪。
如今他保持着每周三次游泳训练,书房里摆放着计算到2030年的子女教育基金计划表。
或许正如他在自传中写的:"爱情从来不怕来得晚,只要遇见时还有拥抱的勇气。"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光明网——68岁王刚一家近照,三婚娶小20岁娇妻,与8岁儿子似爷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