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次针对中国,走的是当年对付日本的老路!看看现在的局势,他们的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至于目标是什么?显然是想把中国从全球供应链的核心位置上挤下去。 首先,美国祭出了关税大棒。 2018 年,美国以贸易逆差为由,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贸易战,对约 2000 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 10% 上调至 25%。 这场贸易战导致中美贸易额大幅波动,给两国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巨大压力。 尽管 2025 年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美国将对华关税降至 30%,但仍保留了部分关税。 这种做法与 30 年前美国对日本的 “广场协议” 如出一辙。 1985 年,美国迫使日本签订 “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出口竞争力急剧下降。 1986 年,日本出口额同比下降 16%,1990 年代经济增长率不足 1.5%。 如今,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同样试图削弱中国的出口能力,将供应链转移至其他国家。 除了关税,美国还在技术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 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限制对华出口高端芯片,并组建 “芯片四方联盟”,意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之外。 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无法获取美国先进技术,这与当年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如出一辙。 1980 年代,美国通过限制技术出口、提起反倾销诉讼等手段,迫使日本半导体企业让出市场份额。 如今,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同样是为了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崛起。 在供应链方面,美国推动 “友岸外包”,试图将供应链转移至盟友国家。 通过 “印太经济框架”(IPEF),美国拉拢亚太国家,意图削弱中国在亚太供应链中的地位。 然而,这种做法却导致供应链变得更长、更复杂、更昂贵。 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RCEP 等机制,巩固了自身在亚太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例如,2023 年中国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 2.8%,“新三样” 产品出口额突破万亿元大关。 美国的供应链重组计划,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全球经济效率。 不过,中国并非 30 年前的日本。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近 5 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 80%,外贸依存度从 2006 年的 67% 下降至 2024 年的 32.5%。 中国通过推动内循环,加强科技创新,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2025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 1.1 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通过 RCEP、中国东盟自贸区等机制,稳定全球供应链。 美国的策略虽然看似奏效,但实际上面临着重重挑战。 中国的制造业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具有强大竞争力。 同时,中国通过科技创新和内需驱动,正在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美国若想通过关税、技术封锁和供应链重组来遏制中国,最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正如德国媒体指责中国 “自给自足”,却忽视了欧洲自身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一样,美国的策略也将不可避免地损害自身利益。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的胜负取决于谁能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的变化。 中国通过内循环和科技创新,正在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而美国若继续坚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仅无法实现其目标,还将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 你认为美国的策略会成功吗?中国又该如何应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美国这次针对中国,走的是当年对付日本的老路!看看现在的局势,他们的计划已经完成了
洛风阐社会
2025-07-13 11:36:26
0
阅读:163
yu
以东大现在的体量,美利坚拿什么来切割?到时候让东大反向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