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6年前反中乱港分子的幕后金主,竟是个“爱国”商人,他人前自居“爱国华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13 11:40:52

万万没想到,6年前反中乱港分子的幕后金主,竟是个“爱国”商人,他人前自居“爱国华侨”大赚中国钱,人后散尽家财支持香港暴乱,搞得国内乌烟瘴气,活生生一个“两面派”……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李沪洋,1955年生于上海,这个改头换面的名字,背后藏着他的精心算计,在改革开放初期,内地与香港的商品存在巨大价差,李亨利抓住这个机会,靠倒卖香港商品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他并不满足于正常经商,而是把主意打到了违法勾当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因为诱骗妇女卖淫和诈骗被关进监狱,但这次教训不但没让他悔改,反而让他对国家产生了怨恨,这种不可理喻的心态,为他日后的反华活动埋下了祸根。   出狱后的李亨利开始了一场精心设计的双面人生,他表面上装扮成爱国华侨,到处宣扬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他甚至在自己的公司大搞"爱国教育",要求员工写心得体会,观看主旋律电影。   这场充满表演性质的"爱国秀",让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真心实意报效祖国的成功侨商,然而,这只不过是他精心设计的一个骗局,他需要这个人设来掩护自己的真实意图。   在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李亨利早已与境外反华势力勾结在一起,2009年,他在美国参加反华活动时结识了一个反华头目,当场就送上了一笔不菲的资金,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反华资金支持。   这些钱款究竟有多少?据调查,仅他能查证的反华资金就达到了十几万美元,而在2019年香港发生动乱时,他更是疯狂地投入资金支持闹事分子,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公司推向破产边缘。   如果说前面的反华行为还算收敛,那么在香港事件中,李亨利可谓完全疯狂,他的公司已经濒临破产,他却还想方设法弄钱支持动乱,他不惜私刻公章、伪造合同,从银行骗取了510万元贷款。   这笔钱并没有用来挽救他摇摇欲坠的公司,而是通过地下钱庄转移到了香港,全部给了那些闹事分子,这种孤注一掷的疯狂行为,最终把他送上了被告席。   李亨利以为自己的反华活动藏得够深,其实国家安全部门早就注意到了这位"爱国华侨"的异常举动,这个经营了近30年的骗局,终于在2021年被彻底揭穿。   事情的转折从一笔可疑的银行贷款开始,2019年6月,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李亨利的公司突然向银行申请了一笔巨额贷款,理由是"采购建材",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商业行为,但调查人员却发现处处都透着蹊跷。   进一步调查发现,李亨利的公司仓库空空如也,所谓的供货商更是子虚乌有,这笔510万的贷款刚一到账,就通过地下钱庄消失得无影无踪,顺着这条线索,调查人员揭开了他背后庞大的资金网络。   更致命的证据来自李亨利的加密邮箱,当这个邮箱被破解后,107封邮件清晰记录了他与境外反华势力的所有勾当,从资金往来到活动策划,这些邮件就像一份详细的"罪行日志"。   随着调查深入,李亨利在香港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也逐渐浮出水面,他不仅给闹事分子提供资金支持,还把自己的公司变成了一个反华培训基地,那些所谓的"爱国教育",实际上是他掩人耳目的烟雾弹。   2021年4月,等待李亨利的不再是高档写字楼的老板办公室,而是冰冷的审讯室,这个在公开场合高喊爱国的"成功商人",终于露出了真实面目。   但在法庭上,李亨利仍不死心地试图狡辩,他搬出自己的外籍身份,声称这只是普通的"商业行为",与政治无关,面对铁证,这些辩解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最终,法院以多项罪名判处李亨利有期徒刑11年,没收了他的全部非法所得,这个曾经叱咤商场的"成功人士",就这样在铁窗内开始了新的人生。   如今,李亨利已在监狱度过了四个春秋,他当年企图破坏的香港,早已恢复了繁华安定,他投入重金支持的那些闹事分子,也都销声匿迹,这场持续近30年的财富骗局,最终以失败告终。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 吃中国饭砸中国碗,起底反中乱港分子李亨利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