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当地时间7月10日,向国际社会做了明确表态,也给整个加沙问题定下了基调,他决意亲自决定加沙事务的处理方式与进程。 他明确表示,加沙停火谈判可能在 “几天内” 达成协议,前提是哈马斯释放首批被扣押人员并归还死者遗体。这番言论为加沙事务的走向定下基调,显示内塔尼亚胡正亲自掌控处理进程。 内塔尼亚胡在采访中强调,若哈马斯放下武器,冲突最快可能在 “明天” 结束。但他同时在视频讲话中重申,以色列的军事目标必须实现,即哈马斯彻底解除武装、加沙地带完全非军事化。 这种 “边谈边打” 的策略在 7 月 10 日当天得到印证,以军对加沙多地发动袭击,造成至少 74 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排队领取营养补充剂的平民。 停火谈判的实际进展却面临重重障碍,据路透社报道,双方的核心分歧集中在以军在加沙南部 “莫拉格走廊” 的驻军问题上。以色列提出在该区域设立安全检查区,并以此为基础建设所谓的 “人道城”,但哈马斯高级官员明确表示,无法接受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长期占领。 这种立场对立使得谈判陷入僵局,即便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公开表达乐观态度,实际进展仍不乐观。 国际社会对加沙局势的担忧持续升温,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 28 日发表声明,严厉谴责以军过度使用武力导致平民伤亡的行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在 6 月 5 日回应央视记者提问时表示,对安理会加沙决议草案遭美国否决感到失望,强调只有实现永久停火和人道主义援助无限制准入,才能真正缓解加沙危机。 面对外部压力,内塔尼亚胡的态度依然强硬。他在 10 日的视频讲话中警告,如果外交途径无法达成目标,以色列将恢复军事行动。这种立场与美国的策略存在微妙差异,特朗普政府虽支持以色列,但更倾向于通过谈判尽快达成协议以塑造外交政绩,而以色列则坚持彻底消除哈马斯的军事能力。 这种分歧在美以关于加沙重建计划的协调中尤为明显,美国提出的 “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 方案被批评为变相延续以色列的控制。 加沙地带的人道局势并未因谈判而改善,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数据,自 3 月 18 日以军恢复军事行动以来,已有超过 7200 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5 万人受伤。社区厨房因食材和燃料短缺大量关闭,加沙居民日均用水量仅为国际标准的五分之一。这些现实困境凸显出内塔尼亚胡政策的复杂性,既要通过军事手段实现安全目标,又需在国际舆论和人道危机之间寻找平衡。 内塔尼亚胡的策略选择背后,既有国内政治考量,也有地区战略布局。以色列《晚祷报》11 日公布的民调显示,47% 的以色列受访者对停火协议持乐观态度,但 37% 的人对协议能否释放巴勒斯坦被关押人员表示怀疑。 这种民意分歧促使内塔尼亚胡在谈判中保持强硬姿态,同时通过军事行动向哈马斯施压。而在地区层面,以色列与伊朗的对抗持续升级,内塔尼亚胡试图通过加沙问题的解决,巩固美国对以色列的战略支持,为应对伊朗威胁争取更大空间。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当地时间7月10日,向国际社会做了明确表态,也给整个加沙
毛飞爱体育
2025-07-13 17:32:26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