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对金砖十国动手,首个动摇军心的国家,果不其然还是印度,又摇摆了。只是未料到的是,贸易谈判吃瘪的印度,在特朗普公开释放出强硬威胁信号后,再度表现出犹豫退缩之势,公开与金砖国家所推行的“去美元化”战略作出切割,明确表态称其并无挑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地位的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几日金砖峰会上,莫迪还罕见的在联合声明中投下了赞成票。特朗普气急败坏,赶忙在社交平台上发言,表示将对任何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结盟的国家,额外征收10%关税,无一例外。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如同一道闪电劈开金砖峰会的团结表象,而第一个在强光下退缩的身影,果然还是那个熟悉的摇摆者——印度。当莫迪政府匆忙声明“无意挑战美元霸权”时,新德里外交部的走廊里回荡着历史的叹息:这个立志成为“有声有色大国”的国度,又一次在战略自主的十字路口转向了现实妥协的岔道。 2025年金砖峰会联合声明中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和“本币互换”的条款,实则是投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集束炸弹。当金砖十国GDP总和突破全球35%,贸易额占世界22%,其推动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改革方案将使美元权重首次降至40%以下。莫迪在宣言上的签字,本可成为印度迈向金融主权的重要一步——直到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落下。 印度退缩的根源深植于其经济结构。美国市场消化了印度57%的IT服务出口,每年创造价值194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更关键的是,塔塔、印孚瑟斯等科技巨头在美雇佣的38万技术人员,实则是印度中产阶级的造血干细胞。当特朗普威胁加征10%关税,印度储备银行连夜测算显示:仅软件外包行业就将损失27万个岗位,外汇储备可能缩水12%。这种依附关系,使印度成为金砖国家中最脆弱的链条。 印度外交政策正显现出梵天般的多面性:在莫斯科购买打折原油,在北京参加金砖峰会,在华盛顿申辩“非反美立场”。这种看似精妙的平衡术,在特朗普的简单算术面前不堪一击——美国商务部已列出2000项印度输美商品关税清单,从仿制药到汽车零部件,精准打击莫迪“印度制造”战略的核心产业。当国家利益被明码标价,新德里的战略模糊性正转化为战略脆弱性。 印度急于与“去美元化”切割的深层原因,在于其货币国际化的致命缺陷。卢比在全球支付份额仅占1.7%,远低于人民币3.5%;更严峻的是,印度外债中美元计价债务高达68%,远超金砖国家45%的平均水平。当俄罗斯用卢布结算石油、巴西用人民币买大豆,印度却因卢比不可自由兑换,被迫在每次贸易中支付“美元过路费”。这种结构性短板,注定印度无法成为去美元化的先锋。 莫迪的转向已引发联盟内部暗流涌动。南非国际关系部长私下抱怨“印度总是带着返程票旅行”,俄罗斯智库报告指出印俄本币结算仅占双边贸易11%。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在印度退缩后48小时内,中国与沙特签署了价值700亿人民币的原油本币结算协议。金砖国家正以行动表明:货币主权之路无需等待骑墙者。 印度可能低估了金砖机制的韧性。当莫迪担心美国市场关闭大门时,却忽视了金砖新开发银行已批准向印度基建项目投放48亿美元贷款;当印度企业忧虑对美出口关税,却忘记金砖国家相互贸易额在2025年首季激增31%。这种“西方中心主义”思维盲区,使印度在拥抱多极世界时始终留着一条回殖民时代的退路。 历史的十字路口再度显现:当沙特原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在金砖框架内实现非美元结算,印度会否沦为能源定价权的旁观者?而当非洲大陆自贸区宣布接纳金砖支付系统,南亚次大陆是否会被排除在新兴市场结算圈之外?更紧迫的是——那个在孟买交易所紧盯美元汇率的银行家,是否意识到他守护的美元资产,正在特朗普的推特风暴中加速贬值? 新德里总统府前的道路仍在延伸,但留给印度的战略缓冲区正急剧收缩。当金砖列车驶向去美元化的隧道,莫迪手中的返程票可能终将失效——不是因为这趟列车拒绝乘客,而是站台本身已在旧秩序的崩塌中沉入地底。美元霸权的黄昏里,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站在阴影与阳光的交界处。
莫迪最近说的话,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他居然公开讲,美国给印度加多少关税都行,前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