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孟小冬与梅兰芳离婚后净身出户。不久,梅兰芳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说:“先

夜南故事 2025-07-14 00:11:31

1931年,孟小冬与梅兰芳离婚后净身出户。不久,梅兰芳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说:“先生与孟小冬离婚,总要给些抚养费吧。”梅兰芳立马变了脸。打电话的是谁,竟让梅兰芳如此忌惮? 打电话的,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青帮头目杜月笙,他和孟小冬结缘,还在梅兰芳之前。 杜月笙虽混迹于江湖,但也是爱戏、懂戏之人。 有一次,他到北京办事,偶然听了孟小冬的一出戏,一时惊为天人,于是索性先不回上海,一连数日去看孟小冬演出。 台上的孟小冬唱功和台功令他折服,台下的孟小冬貌美如花令他倾慕。 为了结识孟小冬,他特地好好收拾了一番,去孟宅拜访。 谁知却碰了一鼻子灰。 1925年8月,孟小冬和梅兰芳在一次演堂会时相识,两人一起合演《游龙戏凤》。 在台上,她是威风凛凛的正德帝,他是风姿绰约的李凤姐,两人配合默契;在台下,他是才华横溢的成熟男子,她是娇俏可人的妙龄少女,两人互生情愫。 可惜,梅兰芳当时已经娶妻,这成为两人间最大的障碍。最后还是梅兰芳承诺“名定兼祧”,孟小冬才同意嫁给他。 因为梅兰芳曾过继给大伯,是两房共有的儿子,按习俗可娶两房正妻,所以孟小冬婚后就是他的正妻之一。 1927年,孟小冬和梅兰芳结为夫妻。婚后,梅兰芳并没有将孟小冬接回家,而是租了间房子“金屋藏娇”,孟小冬也因此脱离了舞台,深居简出。 1930年,梅兰芳的大伯母去世,孟小冬得知后,来到梅宅,打算以儿媳的身份为婆婆奔丧,不料却被梅兰芳的妻子福芝芳阻拦,孟小冬与其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梅兰芳在一旁不但不相帮,还让孟小冬的舅舅将其带回家。这件事让孟小冬伤透了心。 1931年,孟小冬登报与梅兰芳离婚,独自回到天津,成日郁郁寡欢。 这时,她的好姐妹姚玉兰邀请她去上海去散心,她便答应了。 而姚玉兰正是杜月笙的四太太。 命运兜兜转转,又将孟小冬与杜月笙联系在了一起。 当杜月笙得知孟小冬仓促离婚,没有争取到一分钱权益时,主动出面打电话给梅兰芳,帮她争取到了4万元抚养费。 有了这笔钱,孟小冬的生活有了保障,也能继续去深造、学戏。 这一次,孟小冬感受到杜月笙的真心了,也不像从前那么排斥,渐渐地,她走出了情殇,对杜月笙的感情,也从感激变成了依赖、爱慕。 几年后,他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但她四处拜师学艺,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唱功,就此奠定了自己“东皇”的地位。 1947年,我国两广、四川等地遭受特大水灾,杜月笙借自己60岁生日之机,出资筹办了10天堂会义演,并将所得款项都捐献给灾区。 孟小冬跟梅兰芳在一起时,被限制上台演出,但同杜月笙在一起时,却完全无此限制,足可见杜月笙对她的尊重与爱护。 1949年,孟小冬随杜月笙迁居香港。 来到香港后,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大打折扣,杜月笙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孟小冬一心一意地照顾他,毫无怨言。 然而,杜月笙虽然避到了香港,但仍是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日子过得并不太平。在这样的情况下,杜月笙萌生了干脆带家人离开故土,远渡重洋的念头。 1950年秋,他的身体略有好转,遂着手准备出国事宜。他和管家等人一合计,得出一家人共需办27张护照,这时,孟小冬在一旁问:“我跟着去,算丫头还是女朋友?” 杜月笙略愣了一下,而后恍然大悟——虽然多年来,里里外外没有人不清楚他与孟小冬的关系,他甚至还将孩子过继到了她膝下,但在孟小冬看来,没有一纸婚书,终究是“妾身未明”,经不起质问。 在戏台上,孟小冬是扮相威武神气的老生,但在台下,她终归是位女子,试问哪个女子,不期盼一个好归宿呢? 幸好,杜月笙是懂她的。 他对家人说:“办护照的事缓一缓,先把和小冬的婚事办了。” 尽管此时他已不是那个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大亨,但仍倾尽全力去操办了这次婚礼——酒席是九龙饭店档次最高的,一家人在香港的朋友全都被请来了。 当着所有宾客的面,杜月笙将儿女们都叫来,要他们从今天起就改口叫孟小冬“妈咪”。 孟小冬面带微笑、眼含热泪,人生过半,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良缘。 可惜好景不长,仅仅一年后,杜月笙的病情陡然加重,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对名下的财产进行分配,一共20万美金,给孟小冬分了2万。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从昏迷中醒来,双手颤抖着从枕下摸出一个纸包,交代道:“这里有7000美金,妈咪(孟小冬)最苦,给她3000……” 而一旁的孟小冬早已泣不成声。 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再也没有登过台,为了排遣寂寞,她养了两只狗,取名“香槟”和“白兰地”,这两种酒都是杜月笙生前最爱喝的。 1977年5月26日,孟小冬在台北病逝。 有人认为,孟小冬和杜月笙,一个是京剧名伶,一个是青帮头目,身份千差万别,怎么可能会有真爱? 其实,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难理解——真正的爱,会跨越身份,直接拥抱彼此的灵魂。每天推荐一本书 人心至上:杜月笙传 一代枭雄杜月笙成功的密钥,人生逆袭核心秘诀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夜南故事

夜南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