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临死前一刻,太监看她马上不行了,赶紧给她喝了一碗海龟汤,吊着最后一口气,紧接着慈禧就封年仅3岁的溥仪当皇帝,随即死了,太监就拿出夜明珠含在她的嘴里,最后蒙上一块白布,一群法师跑进房间里吹鼓奏乐。
一、海龟汤里的最后一口气:73岁太后的权力临终秀
1908年深秋的紫禁城,储秀宫的铜香炉里飘着安息香,却盖不住药味混着朽木的怪味。
73岁的慈禧斜靠在铺着金线蟒缎的榻上,眼皮像粘了胶水似的耷拉着,喉结时不时抽搐一下,跟濒死的鱼似的。
太医院院判跪在地上,白胡子抖得比筛糠还厉害,手里的脉枕早被冷汗浸得发潮。
"老佛爷这脉......跟游丝似的。"院判话音没落,李莲英突然拔高了尖嗓子:"快!把那碗汤端上来!"
几个小太监捧着个蓝釉瓷碗踉跄着跑进来,碗里飘着深褐色的热气——那是御膳房熬了三天三夜的海龟汤,用长白山百年老龟,加了人参、鹿茸慢火炖的,汤面上浮着层油花,闻着就带股子腥甜。
李莲英亲自用银勺舀了一勺,吹了又吹才凑到慈禧嘴边。老太太嘴唇干裂得起皮,怎么也张不开,太监们急得冒汗,最后用玉簪子轻轻撬开条缝。
滚烫的汤灌下去,慈禧喉咙里"咕噜"响了一声,原本浑浊的眼珠突然往上一翻,竟从眼白里挤出点血丝。
她手指颤巍巍地勾了勾,李莲英赶紧把耳朵凑过去,就听她用蚊子似的声音说:"叫......叫溥......溥仪......"
养心殿的钟声敲了三下,王公大臣们跪在冰凉的金砖上,看着榻上的老佛爷突然撑起半个身子。
她脸上没半点血色,却愣是把眼神瞪得贼亮,指着站在角落里的三岁娃娃:"这孩子......承继大统......"
溥仪被吓得直哭,他爹载沣慌忙把他按在地上磕头,帽子都磕歪了。旨意刚宣完,慈禧手一松,佛珠"哗啦"散了一地,脑袋歪在枕头上没了声息。
李莲英眼皮都没眨,从锦盒里捏出颗鸡蛋大的夜明珠,掰开慈禧的嘴就塞了进去。
那珠子刚碰到舌尖,旁边的小太监就"哇"地哭出来,被他一巴掌扇在脸上:"哭啥!快覆面!"
素白的杭绸布往脸上一盖,殿外突然响起"呜呜咽咽"的法号声,几十个穿红袍的喇嘛举着钹冲了进来,鼓点敲得跟砸在人心脏上似的。
二、从兰贵人到"老佛爷":一个女人的后宫打怪升级路
1835年生在京城的叶赫那拉氏,进宫那年才16岁,裹着件半旧的蓝布褂子,跟其他穿绸缎的秀女比起来,毫不起眼。
可她偏偏长了双勾人的眼睛,给咸丰帝唱了段江南小调,就从兰贵人一路往上爬。
1856年生下儿子载淳那天,紫禁城的梧桐树上落了群喜鹊,她摸着肚子跟丫鬟说:"这孩子,得是我这辈子的跳板。"
咸丰帝死后,26岁的她抱着六岁的同治帝,跟慈安太后坐在黄纱帐后面。有次大臣奏事,慈安吓得直哆嗦,她却拍着桌子骂:"湘军要是敢反,就把曾国藩的头砍下来!"
底下的老臣们惊得抬头,才发现这女人眼神比男人还狠。后来慈安突然暴毙,有人说她赏了碗杏仁茶,有人说她把毒下在点心里,反正从那以后,"老佛爷"三个字成了她的专属称呼。
要说这女人多会享受?就说她的马桶吧,外面镶着檀香木,里面铺着细沙,再撒层沉香木屑,拉完屎都闻不着味。
一顿饭摆108道菜,光西瓜就有十几种吃法,有的挖着吃瓤,有的炒着吃皮,剩下的全扔掉。
1894年甲午海战打得正凶,北洋水师的炮弹都没钱买,她却花700万两白银办六十大寿,颐和园的长廊画满了她的"万寿无疆",每一笔都蘸着水兵的血。
有次外国公使夫人见她,送了个镶钻石的怀表。她接过来随手扔给丫鬟,转头让李莲英打开库房,拿出个翡翠西瓜给人家看:"你看这绿莹莹的,跟真的一样!"
那西瓜值200万两白银,够买十艘巡洋舰。可她不知道,就在她把玩宝贝的时候,黄海的浪头正卷着中国水兵的尸体往岸边推。
三、立三岁奶娃当皇帝:老佛爷算错的最后一盘棋
慈禧咽气前为啥非要选溥仪?这里头的算盘打得比琉璃厂的账房先生还精。溥仪他爹载沣,是她亲妹妹的儿子,他妈又是她心腹荣禄的闺女,这孩子从根儿上就跟她沾亲带故。
更关键的是,三岁小孩好控制啊!她琢磨着,就算自己死了,让载沣当个摄政王,底下还有隆裕太后帮衬,这大清的权柄,迟早还得捏在叶赫那拉家手里。
可她没料到,这步棋臭得能熏死苍蝇。溥仪进宫那天哭得撕心裂肺,抱着柱子不肯走,最后是几个太监硬把他架上龙椅的。
这孩子坐在金銮殿上,听着底下山呼万岁,吓得直喊:"我要回家!我要吃奶!"载沣在旁边急得直冒汗,不停拍着他后背说:"快完了!快完了!"
底下的大臣们听了直皱眉——这"快完了"说的是仪式,还是大清啊?
果然,慈禧死了才三年,武昌城头的枪响了。载沣拿着电报手直抖,派去镇压的新军转头就反了。
这时候的溥仪还在宫里玩泥巴,听说革命党来了,吓得把玉玺藏在床底下。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抱着六岁的溥仪在养心殿颁布退位诏书,小皇帝看着底下跪着的大臣们哭成一片,好奇地问:"太后,他们为啥哭啊?是不是没拿到压岁钱?"
后来有人算过,从慈禧立溥仪到清朝灭亡,总共就1078天。这三年里,袁世凯逼宫、张勋复辟、军阀混战,跟走马灯似的。老百姓编了个顺口溜:"老佛爷,瞎胡闹,立个娃娃把国搅,三年不到就玩完,害得百姓跑断肠。"
四、227万两白银堆出的陵寝:生前奢华死后遭劫的荒诞剧
慈禧的葬礼,那排场大得能惊掉下巴。灵柩从紫禁城抬到清东陵,走了五天五夜。杠夫们穿的都是黄马褂,棺材上盖着陀罗尼经被,上面绣着一万多个金字。
送葬队伍里,纸扎的文武百官排了几里地,纸糊的小汽车、洋婆子跟真的似的,全是烧给她在阴间用的。
她的定东陵更邪乎,光修就花了227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全国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地宫里的柱子全是黄花梨木,一根就值上千两银子,墙壁上雕满了菩萨,每个菩萨的脸都是按她的模样刻的。棺材里铺着三层褥子,最底下一层是金丝织的,上面镶着八千多颗珍珠。
陪葬的宝贝更是数不清:108尊金佛、200多件翡翠、300多串朝珠,光那对翡翠西瓜,就让孙殿英惦记了二十年。
1928年夏天,孙殿英带着部队开进清东陵,用炸药炸开了地宫大门。士兵们举着马灯冲进墓室,看见慈禧的棺材就跟见了金山似的。
他们用刺刀撬棺材缝,"咔嚓"一声,棺盖掀开的瞬间,一道绿光从里面射出来——正是那颗含在嘴里的夜明珠。
一个士兵上去就把慈禧的嘴撬开,珠子抠出来时,她的脸颊还没完全腐烂,可转眼就因为空气氧化变成了黑紫色。
据说那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起来是个整球,晚上能照见百步之内的头发丝。孙殿英把珠子送给了宋美龄,后来就不知所踪。
而慈禧的尸体被扔在棺材外面,身上的寿衣被扒得精光,脚趾甲上涂的凤仙花汁都掉光了。
当考古人员后来进入地宫时,只看见她歪在角落里,头发乱糟糟地缠着棺材钉,跟个被扔掉的破布娃娃似的。
五、铁腕太后的双面人生:权力蜜糖与历史苦果
这个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女人,一辈子都活在矛盾里。她支持李鸿章办工厂、建海军,看着江南制造总局冒出第一缕黑烟时,她还跟太监说:"洋人的玩意儿,咱也得有。"
可当光绪帝想变法时,她又把人囚禁在瀛台,用砒霜灌了他一嘴。有人说她是"中国的伊丽莎白",可伊丽莎白让英国成了日不落帝国,她却让中国签了一堆不平等条约。
她临死前喝的那碗海龟汤,熬汤的老龟活了百年,却没给她续上哪怕一天的命。就像她拼命想保住的大清王朝,看着挺结实,内里早被蛀空了。
当她把三岁的溥仪推上龙椅时,或许还在做着垂帘听政的梦,可历史没给她做梦的时间——三年后,武昌的枪声就像一把剪刀,剪断了她攥了一辈子的权力丝线。
现在去清东陵看她的陵寝,地宫门口的石狮子缺了个爪子,那是孙殿英的士兵用炸药崩的。墙上的金箔被刮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斑驳的痕迹。
而那颗下落不明的夜明珠,成了历史书里一个闪烁的注脚,跟她的人生一样,辉煌过,也荒诞过,最后只留下一声叹息。
有人说,如果慈禧没立溥仪,清朝会不会多撑几年?可看看她活着时干的那些事:挪用军费修园子,把维新派砍头,跟列强签卖国条约——就算不立溥仪,这棵腐朽的大树,早晚也得被风吹倒。
那碗海龟汤,不过是她权力欲望的最后一口喘气,喝完了,剩下的只有历史的冷嘲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