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

阿智通鉴 2025-07-14 10:58:16

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卡拉切夫对中俄关系说过,他认为中国既不是俄罗斯的盟友,也不是朋友,中俄只是恰好走到一起的同路人而已。   这个“同路人”的比喻相当贴切,道出了两国关系的真相。   北约东扩就像推土机,把防线一步步往莫斯科推。乌克兰危机后,西方制裁像套在脖子上的绞索,欧洲市场说翻脸就翻脸,能源出口卡了壳,经济差点喘不过气来。这时候再看地图,西边是铁板一块的北约,南边中亚国家态度微妙,东边的中国成了唯一能递梯子的。   说白了,俄罗斯不是不想和西方搞好关系,实在是人家根本不给活路。你想卖油气换外汇?对不起,管道阀门拧得死死的;你想融入欧洲经济圈?不好意思,金融制裁直接把账户冻结。     最后没办法,只能把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掉头向东,把远东的土地拿出来搞开发,中国成了最现实的选择。   反过来讲,中国这边的日子也不好过。美国从贸易战打到科技战,芯片卡脖子、技术封锁、台海挑事,哪一样不是冲着遏制中国来的?   就说最近,台湾当局跟着美国搞芯片出口管制,连印刷电路板这种普通零件都要查祖宗三代,摆明了要把中国半导体产业卡死在摇篮里。更别说南海、东海的军事挑衅,侦察机贴着海岸线飞,航母战斗群三天两头来“自由航行”。   这种情况下,中国也需要一个能在国际上牵制美国的伙伴。俄罗斯虽然经济不算强,但军事上是个硬茬,核武库摆在那儿,北约再横也得掂量掂量。   双方的需求就这么阴差阳错对上了。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市场和资金,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资源和战略牵制。你看那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直接把俄罗斯的天然气送到中国东北;中国的光伏板、电动车卖到俄罗斯,填补了西方企业撤离后的市场空白。   更关键的是,两国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里互相站台,美国想搞单边制裁,中俄联手就能把决议按下去。这种合作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实打实的利益交换。   不过话说回来,“同路人”毕竟不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俄罗斯心里清楚,中国的崛起势头挡不住,远东的开发搞不好会变成人口渗透;中国也明白,俄罗斯的大国情怀没变,哪天西方松绑了,说不定又会掉头向西。   所以两边合作归合作,底线都守得死死的。军事上不搞同盟,经济上保持互补,政治上互相支持但不绑死。这种关系谈不上多铁,但胜在务实——你有天然气,我有市场;你要技术,我要资源;你扛西方压力,我顶美国遏制。   说白了,中俄走到一起,不是因为价值观多合拍,而是因为都被美国逼到了墙角。就像两只被狼群围住的孤狼,虽然彼此忌惮,但为了活下去,只能暂时背靠背。   这种合作能走多远,取决于西方的压力有多大,也取决于双方能不能在利益分配上找到平衡点。但至少在当下,这是最不坏的选择。未来要是美国的压力松了,或者双方的利益诉求变了,“同路人”说不定就各走各的路了。

0 阅读:0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