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好机票却在机场被劝返"…K-ETA引发反效果,韩国旅游收入大幅缩水】海外新鲜事热点现场
"材料都交了,也没有犯罪记录,却被拒绝了。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已经买好赴韩机票的泰国游客被电子旅行许可制(K-ETA)绊住了脚步。原本以为可以免签入境,却在申请入境许可时遭到拒绝。
自K-ETA实施以来,尽管来自免签国家,但被韩国拒绝入境的外国游客案例接连不断。
名义上是免签,实则入境许可制…K-ETA究竟是什么?
K-ETA是韩国从2021年开始实施的制度,免签国家的国民在入境韩国前需通过在线系统提前获得入境许可。
提交护照信息、入境目的等资料并支付1万韩元手续费后,通常会在72小时内收到是否获批的通知。
一旦获得批准,有效期长达2年,但若被拒,连具体原因都不会告知。
或许是考虑到该制度阻碍了赴韩旅游的复苏,去年年底,韩国政府决定对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22个国家暂时豁免K-ETA要求,有效期至2025年底。
然而,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主要免签国家仍未被纳入豁免范围。这些国家名义上属于免签国,但实际上还需跨越"入境许可"这道额外门槛。
K-ETA导致泰国游客锐减…年损失高达2000亿韩元
K-ETA的影响已通过实际数据显现。疫情后本已恢复的泰国赴韩游客数量,从2024年起再次呈现急剧下降趋势。
根据韩国观光公社统计,2023年泰国游客达37.9442万人次,同比激增111.7%,但2024年降至32.3856万人次(-14.6%),2025年1-5月继续下滑至13.9156万人次(-6.1%)。
据《电子旅行许可制改善方案研究报告》显示,泰国和马来西亚游客减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韩国年旅游收入预计减少约1.7亿美元(约1924亿韩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23年电影出口总额的3倍,与网络漫画出口规模相当,更是当年旅游收支逆差增幅(13.5亿美元)的约13%。
若考虑住宿、餐饮、食品、化妆品、服装等产业的连锁效应,预计国内年生产减少3745亿韩元,附加值减少1388亿韩元,就业岗位减少2524个。
业界呼声更为急迫。在首尔经营面向泰国团体游客免税店的业者A某诉苦:"游客寥寥无几,事实上已处于停业状态。K-ETA直接阻断入境,生意根本做不下去。"
失信于民的"韩国免签"…"反韩情绪"扩散
问题在于"不透明的审查标准"和"拒签理由不告知"等做法加剧了外国人的不信任感。
2024年韩国电子旅行许可制改善方案研究显示,70%的泰国和马来西亚K-ETA申请者要求"实施不分国籍的统一审查标准",并将"拒签时应明确告知理由"列为核心改善事项。
混乱还演变成舆论风波。2024年底,泰国知名博主公开自己在仁川机场持K-ETA仍被拒入境的经历,感叹"现在有钱也难去韩国旅游",随后"Ban Korea"(抵制韩国)话题标签在泰国社交媒体蔓延。
近期首尔出租车司机性骚扰事件被泰国媒体报道后,更衍生出"韩国旅游不安全"的警示。
不过,K-ETA相关的入境审查强化并非全无依据。
泰国确实是韩国境内非法滞留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大量人员持旅游签证入境后长期滞留或流入地下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引发忧虑。
旅游业界人士B某建议:"要减少非法滞留,应该建立入境前精密分类系统,出现问题再加强事后稽查。无差别拒签只会赶走正常旅游需求。"
海外"开门" vs 韩国"关门"…矛盾的战略
海外主要旅游国家正纷纷降低入境门槛。
日本自2013年起对泰国和马来西亚实施免签后,次年访日游客激增76%。目前日本以2030年吸引6000万游客为目标,尽可能推迟引入电子旅行许可制(ESTA)。
中国台湾地区也通过"新南向政策"对东盟国家实施签证放宽措施,将东盟游客占比从2016年的15.3%提升至2022年的54.1%。
相比之下,韩国仍维持着对免签国实施实质入境许可审查的K-ETA制度,且主要东南亚国家未被纳入豁免范围。
文化体育观光部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后疫情时代赴韩旅游市场复苏,我们正与有关部门协商优化K-ETA制度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同时针对不受K-ETA限制的青少年群体开展教育旅行招揽,并通过当地营销营造友好氛围。"
该人士补充道:"考虑到这些国家对韩流文化的高关注度,我们也在持续开展宣传以缓解反韩情绪,推动市场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