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i8,空间不用说太多,号称小MEGA,三排乘坐平权基本不是问题。
升级比较大的是内饰设计风格,更加科技和运动了,座椅主打一个包裹性强,氛围灯和一些镀铬件都有新变化,主要是提升了质感。
外观上,前悬很短,几乎看不到前机盖。车身线条很舒展,但是底部的腰线又往里收了一些,保留了一点运动感,从后往前看,肌肉感也会更明显。有不少人说像MPV,我感觉这个不算啥坏处,纯电车本身没有太多行业沿袭下来的设计标准,围绕功能定义造型,这就是原创设计的基础啊。我个人觉得,这款设计属于耐看型。
其他的产品细节,开过理想车的都知道,不管是软件体验、语音交互流畅性,充电位的预留,两个后排小桌板,储物细节等,都能给出确定性预期。
理想一向擅长用产品实现的完整度,去做市场杠杆。这个现在对于理想也是很成熟和体系化的竞争力了。华为鸿蒙用科技势能来做品牌溢价,40万以上的车都轻松月销2万辆,小米是搅动全民流量来实现转化,分分钟订单卖爆,这些都是魔法,短时间怎么着都学习不来。
相比之下,理想用产品力做杠杆,背后是长期建设的组织压强能力,这个别人也短期学习不来。举一个小例子,我知道理想有个商业体验检查部门,权限直通总裁,可以在体验细节上不断“折磨工程师”。
当然,对AI大力度投入1年多以后,理想应该也会借着纯电车集体上市,秀一下技术肌肉。我个人感觉,还是在体验上求稳吧,买理想的人本身就是“买我所需和舒心”的实用性价值观,太聒噪的东西,不一定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