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俄罗斯算不算侵略者。其实打开地图仔细看就会发现,俄罗斯在乌克兰占的地方都有讲究,可能从2014年克里米亚归入俄罗斯那会,这场仗就有了苗头。
苏联解体的时候北约和俄罗斯之间还间隔着不少国家,这些国家就像一道保护带,让刚刚失去势力范围的俄罗斯略感安全,美国那会还保证北约不会东扩,让俄罗斯稍微安心一点。 北约东扩这事儿,简直就是“拆墙拆到人家客厅”。1999年波兰、匈牙利、捷克加入北约时,俄罗斯还能隔着白俄罗斯、乌克兰“望洋兴叹”;可到2024年芬兰、瑞典入约后,北约的边境线直接怼到了圣彼得堡眼皮子底下。 还记得美国当年信誓旦旦说“北约不会东扩一寸”,结果25年里扩了五次,把苏联解体时的“安全缓冲区”拆得干干净净。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北约在波兰部署的“爱国者”导弹,射程都能覆盖莫斯科近郊,这换谁能忍? 但俄罗斯的战略布局早在2014年就埋下了伏笔。顿巴斯地区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从2014年起就跟乌克兰政府军打打停停。 2022年俄军一动手,这俩地方立马成了“内应”——当地民兵直接带着俄军抄了乌军的后路。 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部署的S-400防空系统,把整个黑海北部变成了“禁飞区”,连美国的MQ-9无人机都得绕着走。 2025年俄军拿下顿涅茨克的库拉霍沃市,更是把乌军的补给线切成了两段,这招“釜底抽薪”比诸葛亮的空城计还狠。 经济账就更有意思了。美国带着欧盟对俄罗斯搞制裁,结果2022年俄罗斯GDP不降反升,从1.8万亿美元涨到2.29万亿——中国和印度的能源订单直接填了欧洲的窟窿。 2024年美国对俄石油企业下黑手,限制“影子船队”运油,可印度转头就用卢比结算买走了俄罗斯40%的原油。 滑稽的是,欧盟2025年禁运俄罗斯原铝,结果德国汽车厂因为缺铝零件,连宝马iX的生产线都停了,最后还得偷偷从土耳其倒腾俄罗斯铝锭。这哪是制裁,分明是给中国铝业“腾市场”。 俄罗斯的军事策略简直堪称“教科书级操作”。2022年开打时,俄军先占克里米亚,再掐断顿巴斯,最后围攻基辅,这招把乌军打得晕头转向的。 2023年乌军反攻时,俄军依托“苏洛维金防线”用无人机和远程炮火消耗乌军,三个月就报销了乌军300多辆西方坦克。 美国这边就更有意思了。一边给乌克兰送武器,一边偷偷买俄罗斯石油——2024年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乌拉尔原油,比2021年还多了12%。 但谁也没想到,俄罗斯的“反杀”来得太快。当欧盟还在为天然气价格吵架时,俄罗斯已经和中国签了30年的天然气协议,每年供应480亿立方米。 当美国的F-16还在培训乌飞行员时,俄罗斯的苏-57已经在乌克兰战场用上了“产品30”发动机。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俄罗斯和印度因为稀土问题闹别扭,中国反手就和哈萨克斯坦签了稀土合作协议,把印度的“制衡梦”彻底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