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承诺墨迹未干,印度的算盘珠子已经拨得噼啪作响。 中国刚给印度放了 120 吨稀土,这事儿表面上看是正常贸易,实际上印度的算盘打得叮当响。您可能不知道,稀土这玩意儿可不仅仅是造手机、电脑的材料,它还是导弹、雷达、战斗机的核心原料。印度现在急着要稀土,背后藏着好几层算计呢。 先说印度的产业现状。他们的汽车、电子产业早就被稀土卡脖子了。就拿汽车来说,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塔塔集团,生产电动车用的永磁电机全靠中国稀土。今年 6 月,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急得跳脚,警告说再拿不到稀土,8 月生产线就得停工,几十万人得失业。这时候中国一放行,印度车企算是暂时喘了口气,可他们心里想的可不是感恩,而是赶紧把稀土囤起来,慢慢琢磨怎么绕过中国技术。 更关键的是,印度一边伸手要稀土,一边在背后搞小动作。上个月,印度外长苏杰生刚去华盛顿参加 “四方安全对话”,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签了个 “关键矿产倡议”,明着说是要供应链多元化,实际上就是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他们计划在澳大利亚建稀土加工厂,在越南搞回收项目,还想联合美国开发缅甸的稀土矿。这算盘打得明白:先用中国的稀土解燃眉之急,等自己的供应链建起来,立马就把中国踢开。 还有个风险不能忽视,就是稀土的转口问题。之前泰国、墨西哥就干过这种事儿,从中国进口稀土,转手卖给美国。印度这次拿到稀土,会不会也偷偷倒腾到美国军工企业?要知道,美国 F - 35 战斗机的发动机、爱国者导弹的制导系统,都离不开稀土。如果印度把中国稀土变成美国武器的原料,那可就等于咱们自己给对手递刀子了。 再说印度的政治算计。莫迪政府现在面临大选压力,国内经济一团糟,急需找个突破口。稀土产业正好成了他的 “政绩工程”。莫迪前脚宣布要建 “印度稀土走廊”,后脚就逼着中国放行稀土,想在选民面前表现出 “能搞定中国” 的强硬形象。可实际上,印度的稀土加工技术落后中国至少 20 年,就算拿到原料,也造不出高端产品,最后还得高价买中国的成品。 中国这次放行稀土,其实也有自己的考量。一方面是稳住中印边境局势,毕竟去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另一方面,稀土出口能给国内企业带来现金流,毕竟全球稀土价格最近跌了 30%。但咱们得长个心眼儿,印度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一边拿稀土,一边在边境增兵,还和美国搞联合军演,典型的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最让人担心的是,印度可能把稀土和军事挂钩。他们的 “烈火 - 5” 导弹、“光辉” 战斗机,升级换代都离不开稀土。去年,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就秘密和一家中国稀土企业接触,想采购高纯度钕铁硼磁体。虽然被中国海关拦下了,但这事儿足以说明印度的军事野心。如果这次放行的稀土被偷偷用于军事,那可就严重威胁咱们的国家安全了。 说白了,印度就是想借着中国的稀土,给自己争取时间搞 “去中国化”。他们心里清楚,只要稀土攥在手里,就能在产业链上慢慢往上爬,甚至有朝一日和中国竞争。可他们忘了,稀土的开采、分离、提纯技术,中国卡着全球 90% 的专利。就算印度拿到原料,没有中国技术,顶多只能生产低端磁铁,高端产品还得乖乖找咱们买。 中国这次算是给印度递了个台阶,但得把规矩立在前头。比如要求印度签订承诺书,保证稀土不转口、不用于军事;建立溯源机制,每一批稀土都装上 GPS 追踪器;甚至可以要求印度用铁矿石、药品等资源交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 “农夫与蛇” 的悲剧重演。毕竟在国际博弈中,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尤其是对付印度这种既贪婪又狡猾的对手。
一纸承诺墨迹未干,印度的算盘珠子已经拨得噼啪作响。 中国刚给印度放了120
探修説
2025-07-14 17:14:31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