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打遍全球!7月10日,多家外媒突然集体刷屏,爆出中国“飞天-2”高超音速导弹取得重大突破,连美国都倒吸一口凉气!这款导弹到底有多牛?
2025年6月23日,由西北工业大学牵头研制的“飞天-2”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不过当时国内媒体报道不多,直到7月10日,外媒突然集体关注,这件事才引发广泛讨论。
据报道,“飞天-2”采用了先进的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RBCC),飞行速度可达15马赫,能在一小时内打击全球任意目标。
那么,“飞天-2”到底牛在哪里?传统的高超音速导弹,比如俄罗斯的“先锋”和中国的东风-17,采用的是乘波体设计,虽然速度快,但飞行轨迹相对固定,现有防御系统对它们的拦截成功率有所提升。而“飞天-2”彻底颠覆了这一模式。
它采用的RBCC发动机,能在四种动力模式间无缝切换。初始阶段,它像火箭一样垂直发射,用煤油和过氧化氢加速。
速度起来后,进气道自动变形,切换成亚燃冲压发动机,省油又耐跑。当速度超过5马赫时,超燃冲压发动机启动,速度可提升至8马赫。
进入大气层外时,还能切换成火箭模式继续冲刺。整个模式切换过程仅需0.78秒,而美国的X-51A需要2.1秒,这在超音速飞行中是巨大的优势。
这种技术突破带来的直接好处是,“飞天-2”的飞行轨迹极其复杂。它可以在大气层内外自由穿梭,随意调整飞行姿态,实现“蛇形机动”和“大气层跳跃”。
现有防御系统,如美国的萨德、爱国者,对它的拦截成功率趋近于零。就比如,以色列拥有先进的防空系统,但在面对伊朗低成本无人机与高超音速弹头联合攻击时,其昂贵的防空弹药库存迅速消耗殆尽。
而“飞天-2”的出现,让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和重要战略基地等核心目标陷入“可见却难以拦截”的窘境。
而且,“飞天-2”的突破彻底改变了全球军事平衡。美国一直试图通过“一小时打遍全球”的战略构想维持军事霸权,但其项目如HCSW屡次失败,ARRW仍停滞在测试阶段。
反观中国,不仅实现了这一构想,还在技术上领先。“飞天-2”的出现,让美国苦心经营的反导网络形同虚设。
更重要的是,“飞天-2”的成本极低。它使用的煤油和过氧化氢,成本只有液氢的十分之一,储存运输也非常方便。
同时,它还具备可重复使用特性,飞行器到达目标区域后,弹头与飞行器分离,飞行器可返回基地重新装载。这意味着中国可以大规模生产“飞天-2”,形成真正的威慑力。
当“飞天-2”试飞成功的消息传出后,美国媒体评论,相比“飞天-2”的流线型气动设计,美国的X-51A显得笨重笨拙,并且多次因气动不稳定而导致试飞失败,沦为耗资数十亿美元的“科技烂尾”。
就连五角大楼内部人员也承认,“飞天-2”彻底颠覆了高超声速武器过去只能进行短时突击的局限,这将打破现有战略均势。
不过,咱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虽然“飞天-2”目前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它还处于试验阶段,距离真正列装部队还有一段距离。
但美国也不会坐视不管,未来可能会加大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投入,试图缩小与中国的差距。
因此,“飞天-2”的突破是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它不仅让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也彻底改变了全球战略平衡。
美国的军事霸权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的国际军事格局可能因此发生深刻变化。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飞天-2”等先进武器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防实力将更加强大,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用户11xxx02
庆祝国产武器有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