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父亲帮儿子存压岁钱,儿子以为有10多万,找父亲索要,结果父亲拿不出,

田甜话俗事 2025-07-14 18:42:26

7月10日,父亲帮儿子存压岁钱,儿子以为有10多万,找父亲索要,结果父亲拿不出,儿子竟然狠心要起诉父亲,父亲感到无比寒心,自己含辛茹苦将儿子抚养长大,反过头来却被儿子告上法庭!网友:这儿子是个“大孝子”!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儿子10多万压岁钱竟被父母花光!亲儿子起诉父母,法律这样判!)   压岁钱是春节的传统,是长辈给晚辈的祝福。可谁又能想到,这份红包有一天竟会把一对父子送上法庭的对峙席。一个十岁的孩子,为了几万块压岁钱,把亲爹告了?   小辉父母两年前离异,他一直跟着父亲生活。每逢过年,小辉和别的孩子一样,也能收到不少压岁钱。几年下来,这笔钱积少成多,竟有了八万多。父亲还专门给他开了个银行账户存着。   去年小辉的父亲再婚,小辉和母亲一起住。小辉发现父亲在没打任何招呼,更没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把他账户里连本带息的82750元,一分不剩地全取走了。   小辉跑去问爸爸钱去哪儿了,得到的回答简单又直接,结婚用掉了。小辉要求父亲把压岁钱还给他。他觉得自己的东西被“抢”了,思来想去,决定起诉自己的父亲。   父亲大概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儿子告上法庭。他在法庭上也是一肚子委屈,辩解说自己是监护人,钱也是自己的亲戚朋友给的,他还声称,自己的儿子根本不懂这些,背后肯定是前妻在教唆。   不过,法院并没有采纳父亲的辩解。判决干脆利落:父亲未经小辉同意,擅自取走其名下存款,侵犯了小辉的合法财产权。因此,小辉要求返还本金利息的诉求,合理合法。   这判决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线:爸妈对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是保管义务,不是支配权利。家长妥善管理好孩子的财产,不光是尊重孩子的权利,更是帮他们从小树立正确金钱观的第一课。   可这事儿一传开,很多人觉得不对劲,压岁钱本质上就是父母的人情债,借孩子的口袋走个过场。毕竟,除了你爸妈,没人会无缘无故给你钱,你收的每一分,父母都要用等额甚至更多的“还礼”来维持人情往来。这钱凭什么全归孩子?   更有人表示为了钱把至亲告上法庭,不管谁输谁赢,亲情肯定先输了。既然孩子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那父母的义务也只到点到为止,这种言论,恰恰反映了现代社会在维护个体权利和传统家庭伦理间的纠结。   但争议归争议,这起案子也实实在在地表明社会对未成年人独立财产权的认知,正在觉醒。法院不再把孩子的财产视为父母的附属品,而是真正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合法权益来保护。   这就给所有父母提了个醒,那种认为“孩子的钱就是我的钱”的老观念应该逐渐发生转变。或许家长可以借着压岁钱这个契机,引导孩子学习理财,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没收或挪用。   面对压岁钱这个“甜蜜的负担”,不是冷冰冰地讲法律,也不是稀里糊涂地讲亲情。与其闹上法庭,不如关起门来好好商量:这笔钱怎么花?   小辉的压岁钱,撕开的远不止是一个家庭的矛盾,也在提醒着我们用更智慧的方式传承压岁钱这一传统,既保障孩子的权益,又让亲情在规则的滋养下,生长得更健康。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田甜话俗事

田甜话俗事

欢迎关注,每天都跟你聊聊社会的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