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警告完中国,后脚就动真格了!印度二话不说,猛砸250亿卢比,下定决心要自己开采稀土。 印度汽车行业的损失清单越拉越长。 某知名车企的财报显示,因缺乏稀土导致生产线停摆,单月亏损就达数亿卢比,积压的订单足以让工厂满负荷运转半年,可如今只能眼睁睁看着违约金不断累加。 另一家零部件供应商更惨,为了维持基本运营,已经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员工,仓库里堆积的半成品零件价值上千万,却因为缺了稀土这关键一环,成了没人要的废品。 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了稀土供应的骤减。 印度每年的进口量稳定在 2270 吨左右。 但今年 4 月,中国为反制美国关税战,对钐、钆等 7 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印度的进口量一下子跌到了 400 吨以下。 30 多家有规模的汽车企业陷入了集体困境,有的企业负责人跑遍了相关部门,得到的回复只有 “等待”,这一等就是 80 多天,不少小企业撑不住,直接宣告破产。 7 月 6 日的金砖国家峰会上,莫迪总理提及此事时,语气中满是无奈,称稀土短缺已让印度工业陷入危机,希望中国不要将稀土作为施压的工具。 可现实不会因为抱怨而改变,工厂依旧停工,损失还在不断扩大。 就在峰会结束后没几天,印度政府抛出了一记 “重拳”:计划斥资 250 亿卢比(约 21 亿元人民币),大力扶持国内稀土开采和加工产业。 按照计划,未来 7 年,印度将重点支持三到四家大型企业,从本土稀土矿中提炼出 4000 吨左右的钕和镨磁铁,前两年为准备阶段,后五年进入正式生产。 为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印度还给出了诱人的激励政策 —— 每生产 1000 吨稀土,就给予企业 60 亿卢比(约 5 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 不过,这个计划的前景并不被看好。 加工技术上的差距更是难以逾越,因为他们无法像中国一样,提纯几乎100%的纯度,反之印度目前的技术水平,连 95% 的纯度都难以实现。 更糟糕的是,印度稀土矿山的基础设施极其落后,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也没有像样的运输道路,就算开采出稀土,也无法顺利运出进行加工。目前,印度在全球稀土生产中的占比还不到 1%。 回顾印度在高端制造领域的过往,类似的 “雄心计划” 不少,但大多结局尴尬。 “光辉” 战机就是典型例子,研制耗时 40 多年,投入资金上千亿,最终产出的战机性能平平,连印度空军都不愿采购,只能高价从法国引进 “阵风” 战机。 如今想在 7 年内攻克稀土提炼加工技术,很多业内人士都觉得不切实际。 印度也试图寻求外部援助,与阿根廷、赞比亚洽谈稀土合作,还加入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 “四方关键矿产协议”。 可截至目前,拉丁美洲的矿权谈判仍无实质性进展,澳大利亚的轻稀土无法满足印度对中重稀土的需求,日本自身在稀土技术上也存在短板,难以提供有效支持。 巴西曾有过类似的尝试,为发展本土芯片产业投入 180 亿雷亚尔,最终因技术瓶颈无法突破而失败。 印度现在面临的状况与之相似,技术匮乏、人才短缺、产业链断裂,仅靠 250 亿卢比的投入,想在稀土产业实现突破,难度极大。 对于那些还在停工的企业和等待复工的工人来说,未来的日子依旧艰难。 这 250 亿卢比能否扭转局面,还是个未知数。 对此网友分析,先看看自家技术啥水平 —— 连 95% 纯度都搞不定,汽车厂都快停摆了,缺的可是高纯度中重稀土,这不是花钱就能立马解决的事儿。 还有的网友表示,找阿根廷、赞比亚合作没进展,跟美日澳抱团也没实际好处,澳大利亚的轻稀土根本不顶用。巴西搞芯片砸钱最后打水漂的例子就在眼前,印度怕不是要重蹈覆辙。 那些停工的工人怕是还得再熬一阵子,这 250 亿大概率打水漂。 那么你们认为,印度有能力开采稀土吗?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夏日旅行攻略#
前脚刚警告完中国,后脚就动真格了!印度二话不说,猛砸250亿卢比,下定决心要自己
苔藓芳草峦
2025-07-14 19:20: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