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不拴绳咬伤人拒赔:郑州狗主叫嚣:你这是"讹人",疫苗哪有这么贵!
"2000块就想讹人?报警也不怕!"7月14日,河南郑州街头,孙先生被未拴绳的狗咬伤后,狗主人女儿的这番话,像一记耳光打在刚实施半月的新规脸上——7月1日《养犬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遛狗不拴绳可拘留罚款,却挡不住有人继续耍无赖。
当天,孙先生在金水区正常行走,一只未拴绳的狗突然窜出撕咬其腿部。医院诊断需接种五针狂犬疫苗(1610元)加两针破伤风(404元),总费用2014元。当孙先生要求赔偿时,狗主人王某不仅拒绝支付,其女儿更是指着监控录像叫嚣:"破伤风可以打,疫苗费休想讹!"甚至放话"大不了狗不要了",全然不顾自家宠物是否携带病毒。
这并非孤例。新规实施后,郑州12345热线仍接到多起遛狗不拴绳投诉,其中三成涉及拒赔纠纷。律师李明指出:"根据新规,未拴绳致人损伤,除民事赔偿外,警方可对狗主处5-15日拘留。但现实中,多数受害者仍因取证难、执行慢选择忍气吞声。"
更讽刺的是,王某家就住在条例宣传栏旁。社区工作人员透露,此前多次上门提醒拴绳,对方总说"我家狗不咬人"。这种"选择性失明"在养狗群体中并不鲜见:某宠物论坛调查显示,68%的狗主承认曾不拴绳遛狗,其中43%认为"自己狗温顺"。
孙先生的遭遇暴露两大痛点:其一,新规虽好,但基层执法存在滞后。事发后民警到场仅调解,未直接采取强制措施;其二,违法成本仍低于侥幸收益。按郑州平均工资计算,2000元仅相当于普通人半月伙食费,却能换来"不拴绳自由",难怪有人铤而走险。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中医生主动作证的费用明细,或成推动类似案件解决的突破口。有网友建议:"应建立'犬伤快速理赔'机制,由医院直接对接执法部门,让拒赔者面临信用惩戒。"
当"遛狗拴绳"从口号变为法律,当"不咬人"的借口被现实打脸,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让规则真正长出牙齿?或许,只有让每一次违规都付出切肤之痛,才能让"文明养犬"不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