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直逼巴拿马头顶!美军却反咬中国一口,背后打的什么算盘 三架美国军用直升机降落在巴拿马太平洋机场的那一刻,这个中美洲小国再次被推上地缘政治的火山口。 特朗普四年前的威胁言犹在耳:"我们可以把运河(如图1)拿回来。"这位习惯用推特治国的总统,总爱把巴拿马运河称作"美国的阑尾",声称中国正通过商业渗透"掐住美国的喉咙"。 军演背后的协议藏着魔鬼细节。美国获得使用巴拿马海空军基地的权利,却不用像冷战时期那样长期驻军——这像极了当代霸权主义的进化版:既要全球军事存在,又要规避殖民骂名。 事实上,美国所谓"安全技术替代"计划,本质是数字时代的门罗主义。当中国企业在达里恩省竖起通信塔(如图2)时,美国看见的不是信号覆盖,而是解放军切断美军通信的噩梦。 运河管理局的通行费定价权,才是真正的权力密码。 当特朗普嚷嚷"没有美国运河早就不存在"时,他故意混淆了历史债务与现实主权。今天的运河运营者深谙平衡之道:对中国货轮给予商业折扣,同时保证美军舰艇优先通行。 如今特朗普(如图3)已经重返白宫,他那些关于"夺回运河"的竞选演说很可能在未来某天变成政策草案,届时巴拿马面临的选择,会比拆除几座华为基站残酷得多。 这场围绕81公里人工水道的博弈,本质是21世纪大国竞争的微缩景观。美国试图用军事存在抵消中国的经济渗透,中国则以商业布局破解传统势力范围,而被夹在中间的巴拿马,正在证明一个残酷的地缘政治定律:小国的自主权,往往只是大国默许的临时状态。 总之,当有人强调演习"尊重主权"时,他们没说的是,真正的主权从来不在军演协议里,而在导弹射程与外汇储备的比值中。
美国慌了!美国国防部长刚刚宣布了2025年7月13号,美国国防部长在社交媒体
【58评论】【10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