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 ,凑到那人耳边,压低声音说:“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钱帮忙买!” 主要信源:(荔枝新闻——2020.4.11田柳观察|首发福利高清大图:揭秘辽宁舰的前世今生) “虎父无犬子”这句老话,在开国元帅贺龙与其子贺鹏飞身上得到生动诠释。 贺龙元帅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其子贺鹏飞虽未亲历战火,却在和平年代,尤其是人民海军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非凡胆识与担当,其力排众议引进“瓦良格”号航母的壮举,堪称传奇。 贺鹏飞1946年生于延安,是贺龙元帅半百得子,取名“鹏飞”,寄望其如岳飞般保家卫国。 命运多舛,未满周岁便因母亲在艰苦环境中为保全他牺牲营养而病逝,失去母爱。 童年时父亲忙于解放战争,聚少离多,但父亲英雄形象深植其心。 1954年后,贺鹏飞始与父同住。 贺龙元帅虽心怀愧疚,却绝不溺爱,要求其低调做人、艰苦朴素、掌握真才实学。 贺鹏飞不负期望,勤奋考入清华大学。 “文革”风暴骤起,贺龙蒙冤,贺鹏飞受牵连,学业中断,下放货运船做苦力。 幸得周恩来、陈毅关怀,方重返校园完成学业。 毕业后服从分配,远赴甘肃武都汽车修配厂当普通工人。 他踏实肯干,赢得尊重。 1974年,贺龙元帅名誉恢复,贺鹏飞命运随之改变。 他进入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从副科长做起。 凭借清华机械专业基础及基层务实作风,他钻研外贸业务,迅速成长为骨干。 这段经历使其深入了解国际工业体系与技术贸易规则,为日后军队装备工作奠基。 1977年,他调入部队,在总参装备部门任职。 他如饥似渴学习军事知识,关注国际军事科技,积极建言提升我军装备现代化。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世界剧变。 1991年海湾战争以全新战争形态震撼世界,凸显高科技装备决定性作用。 时任海军副司令员的贺鹏飞深知,对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建设强大蓝水海军,拥有航母核心装备,是维护海洋权益、应对未来挑战的必然要求。 此时,千载难逢之机出现。 乌克兰因苏联解体无力续建完成度约68%的“瓦良格”号航母,决定出售。 贺鹏飞敏锐意识到,引进“瓦良格”号,可直接获得大型航母平台,更能通过研究其设计结构,为中国自主建造积累宝贵经验,大幅缩短摸索时间。 他力排众议,向中央详陈引进重大战略意义,终获批准。 引进之路荆棘密布。 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获取航母技术高度警惕,竭力阻挠。 公开由国家购买必引强烈国际反应。 贺鹏飞审时度势,创造性提出“曲线救国”方案。 寻可靠爱国商人,以民间商业名义购买,规避政治风险。 经慎重选择,他找到香港爱国商人徐增平。 徐曾服役解放军13年,对祖国怀深厚感情,且在港商界有实力。 1998年,贺鹏飞亲会徐增平,坦诚阐明引进航母对国家海防极端重要性,直言此乃“中华民族唯一机会”。 徐增平被其赤诚爱国心与战略眼光打动,毅然担此重任。 他以旗下创律集团名义,声称购“瓦良格”号是为改建海上赌场,以此掩人耳目,赴乌谈判。 在美压力下,乌被迫公开拍卖“瓦良格”号,并设高门槛。 贺鹏飞国内协调,助徐解决资产证明。 拍卖会上,徐顶住压力,以2000万美元成功竞标,并成功要求乌移交所有设计图纸。 天有不测,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重创徐资产,使其无力支付后续款项。 关键时刻,贺鹏飞再出面,联系华夏证券董事长邵淳。 邵深明大义,克服困难提供关键资金,确保交易完成。 1999年,“瓦良格”号启程归国。 归途再遇阻。 土耳其在美授意下,以安全为由拒其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经长达一年多艰苦外交谈判,中方做出包括经济援助、旅游合作、军事交流及支付高额保证金等多项承诺后,土方于2001年放行。 令人痛惜的是,就在同年,为航母引进呕心沥血的贺鹏飞中将,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在京逝世,年仅55岁,未能亲见“瓦良格”号抵港。 2002年3月3日,“瓦良格”号历经艰辛抵大连港。 后经中国船舶工业部门全面考察、研究和续建改造,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加入人民海军序列,命名“辽宁舰”,成为中国首艘航母。 其服役圆了周总理等老一辈夙愿,标志中国海军走向深蓝、建设强大海防的新纪元开启。 贺鹏飞中将以其非凡远见、坚定意志和勇于担当,在关键时刻抓住历史机遇,为中国航母事业奠定第一块基石。 他无愧为贺龙元帅之子,更无愧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 其名,与中国航母事业起步紧密相连,永载史册。
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凑到那人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7-15 01:03: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