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大连事件成为塔利班化的前兆
高校校内的公告,未被媒体报道之前,只有30个浏览,图1。
被媒体报道后,截止截图的时候,也只有2000多个浏览,图2。
浏览量低到其实根本没什么人看,都不足以构成暴露隐私的法律条件。
而且发现这网站很难进入,我几次打开想进入网页,都没成功。
也就是说,这个网站的私域性是很强的,只是校内信息的发布,而且学生们基本也不看。
如果不是媒体发出来,根本不可能大面积大规模的泄漏隐私。
公告中,也没写啥国格不国格的。
也就是说,本次事件完全是由媒体报道、扩大、公开隐私造成的。
那么,何来的塔利班化?
媒体违背职业道德,搬运高校校内没几个人看的内容,报全名,毫不顾忌隐私。
最后,还倒打一耙。
真是够了,太坏了。